[发明专利]一种工业废水排污口水质环境检测取样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345520.0 | 申请日: | 2022-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746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 发明(设计)人: | 郭文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艺牟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G01N33/18;B01D29/03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智立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27 | 代理人: | 刘蕊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废水 排污 口水 环境 检测 取样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取样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工业废水排污口水质环境检测取样设备。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工业废水排污口水质环境检测取样设备。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工业废水排污口水质环境检测取样设备,包括有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过滤网等,第一支撑板底部螺纹式设有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内侧下部设有用于过滤废水的过滤网。本发明在过滤网的作用下,在将该工业废水排污口水质环境检测取样设备插入废水后,过滤网能够对废水进行过滤,使废水中的残渣残留在过滤网上,从而防止残渣进入该工业废水排污口水质环境检测取样设备内,避免造成该工业废水排污口水质环境检测取样设备内部堵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取样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工业废水排污口水质环境检测取样设备。
背景技术
工业废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液,由于工业废水中常含有多种有毒物质,因此要根据废水中污染物的成分和浓度,从而采取相应的净化措施进行处理后,才可排放,为了方便分析废水中污染物的成分和浓度,人们通常都需要对废水排污口的水质进行取样,然而现在的人们在对废水排污口的水质进行水质取样检测时,不仅取样步骤多,而且取样速度慢,操作麻烦。
专利申请CN211122093U,授权公告日为20200728,公开了一种工业废水取样专用设备,该取样专用设备包括竖杆,所述竖杆底端固接有取样筒,所述取样筒顶端右侧设有进水口,所述竖杆靠近进水口一侧由上而下分别设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上限位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底端设有盖板,且盖板位于进水口下侧,所述推杆下部设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底部与第二限位块顶部之间设有第一弹簧,该设备结构简单,使用时,只需要将杆件插入废水中,通过按压压条即可实现废水取样,操作十分容易,且能够很方便的对于深层以及远离池边的废水进行取样,使得取样更全面,实用性高。上述专利虽然能够方便人们对污水进行取样,但是上述专利在对污水取样时,污水中的残渣容易顺着进水口进入取样筒内,严重时残渣容易将取样筒撞坏。
因此,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工业废水排污口水质环境检测取样设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人们在使用大部分现有的工业废水取样专用设备时,污水中的残渣容易顺着进水口进入取样筒内,严重时残渣容易将取样筒撞坏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工业废水排污口水质环境检测取样设备。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途径实现:
一种工业废水排污口水质环境检测取样设备,包括有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过滤网、第三支撑板、把手、提拉机构和提取机构,第一支撑板底部螺纹式设有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内侧下部设有用于过滤废水的过滤网,第一支撑板顶部螺纹式设有第三支撑板,第三支撑板顶部前后两侧均设有把手,第一支撑板内部设有提拉机构,提拉机构上设有用于对废水采样的提取机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提拉机构包括有支撑架、限位柱、第一活动块、第一弹簧、第一支撑块、第一转轴、收线轮、电机、第一皮带、第二皮带和拉绳,第一支撑板内部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下侧与第二支撑板内壁接触,支撑架内部左右两侧均设有限位柱,限位柱下侧之间滑动式设有第一活动块,限位柱上均绕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一端均与支撑架连接,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均与第一活动块连接,支撑架顶部左右两侧均前后对称设有第一支撑块,横向同侧的两个第一支撑块上部之间均转动式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中部均设有收线轮,支撑架顶部中间设有电机,后侧的第一转轴左侧与电机的输出轴上均设有皮带轮,皮带轮之间绕有第一皮带,前侧的第一转轴左侧与电机的输出轴上均设有皮带轮,皮带轮之间绕有第二皮带,收线轮上均连接有两根拉绳,拉绳的另一端均穿过支撑架上部与第一活动块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艺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艺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455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