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静脉拔管后的止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45234.4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874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扬;潘乾广;任敏;李忠俊;张根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艾诚璐 |
地址: | 400037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静脉 拔管后 止血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止血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大静脉拔管后的止血装置,包括敷贴,还包括面板,面板上设有通孔,通孔内滑动连接有若干滑块,且滑块的底部与面板的底部齐平,滑块的底部设有底槽,滑块上设有穿过底槽并用于按压敷贴的按压组件;面板的底部设有用于与敷贴粘接的粘连层,且粘连层上设有薄膜;还包括用于夹持在患者肘正中静脉处的夹持件和对滑块滑动产生阻力的摩擦阻力部,面板设置于夹持件上。本方案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对穿刺点的止血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止血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院进行血液透析和血浆置换时,需要使用血细胞分离机;由于患者肘正中静脉的充盈度较高,且管径较大,因此能够人眼直观的找到;操作时,主要是将针头插入肘正中静脉内,通过针头将患者的血液引出后进行透析或置换;完成透析或置换工作后,将针头拔除,患者的体表会有穿刺点,需要对其进行止血;传统的止血方式是使用棉签、棉球或敷贴通过患者的手部按压穿刺点进行止血,由于该穿刺点的孔径大于平常抽血留下的穿刺点孔径,因此需要按压时间为半小时;采用这种止血方式,会较长时间限制患者手部的使用,不便于患者处理其他事情。
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CN213156177U公开了静脉港拔针后专用止血装置,包括透明贴膜和顶压止血件,透明贴膜的中部开设有通孔,透明贴膜的下表面设置有圆形的藻酸钙层和粘胶层,藻酸钙层和通孔同轴线设置,透明贴膜上还设置有标记窗;综上所述,该专利利用透明贴膜和顶压止血件的组合对拔针后出血部位进行加压,藻酸钙层止血效果更好,可以计算加压的时间和压力,标记窗记录拔针的时间等信息,使用效果好。
采用上述专利的止血方式在保证按压止血的情况下,能够有效解放患者的手部;但实际完成透析或置换之后,拔除针头,患者的体表和肘正中静脉上均会有穿刺点;并且,由于肘正中静脉的充盈度较高,管径较大,因此藻酸钙层按压穿刺点前会挤压肘正中静脉发生一定偏移,使得肘正中静脉上的穿刺点与患者体表的穿刺点相错,导致藻酸钙层只能作用于患者体表的穿刺点上,而不能作用于肘正中静脉上的穿刺点上,造成止血效果不佳,甚至还会有继续出血的情况;另外,通过一处藻酸钙层较长时间按压在穿刺点上,使得作用力较为集中,会导致穿刺点周围出现血肿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大静脉拔管后的止血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对穿刺点的止血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静脉拔管后的止血装置,包括敷贴,还包括面板,面板上设有通孔,通孔内滑动连接有若干滑块,且滑块的底部与面板的底部齐平,滑块的底部设有底槽,滑块上设有穿过底槽并用于按压敷贴的按压组件;面板的底部设有用于与敷贴粘接的粘连层,且粘连层上设有薄膜;还包括用于夹持在患者肘正中静脉处的夹持件和对滑块滑动产生阻力的摩擦阻力部,面板设置于夹持件上。
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
1、本方案通过夹持件将面板固定在患者的肘正中静脉处,敷贴的底部沿肘正中静脉的长度方向与肘正中静脉处的表皮粘贴在一起,使得敷贴覆盖穿刺点;由于肘正中静脉的充盈度较高,管径较大,因此肘正中静脉会挤压敷贴向上凸起,使得肘正中静脉位于底槽内,即通过底槽能够对肘正中静脉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肘正中静脉左右发生偏移,使得肘正中静脉上的穿刺点与患者体表的穿刺点始终保证相通;再通过按压组件按压敷贴,利用敷贴对穿刺点进行止血;相较于现有技术对穿刺点的止血方式,本方案能够避免肘正中静脉上的穿刺点与患者体表的穿刺点相错,使得止血效果更佳。
2、本方案通过人力推动滑块在通孔内滑动,使得多个滑块沿肘正中静脉的长度方向排布,多个弹性块沿肘正中静脉的长度方向同时作用于肘正中静脉上,一方面能够加强对敷贴的限位效果,进而加强止血效果;另一方面还能分散作用力,避免导致血肿。
3、本方案中滑块滑动期间,通过摩擦阻力部对滑块的滑动会起到摩擦阻力,进而阻碍滑块自主滑动,只能通过人力推动滑块才能运动,即避免在对穿刺点止血期间滑块自主发生滑动,保证了止血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452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