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化坨设备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44942.6 | 申请日: | 2022-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188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唐国锐;胡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资阳聚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40 | 分类号: | B09B3/40;B29B17/00;F23C5/02;F23J11/00;F23N5/02;B09B101/7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张肖 |
地址: | 6413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设备 车辆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载化坨设备及车辆,涉及资源回收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能耗高、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化坨室、加热室和燃烧机;所述化坨室纵向上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加热室套设于所述化坨室,所述加热室内壁与化坨室外壁形成封闭的环空,所述加热室设置有将所述环空与外环境连通的进火口和出火口;所述燃烧机的喷火头连接所述进火口。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结构简单,利用燃烧机将燃料点燃直接在密闭空间中加热化坨,具有成本低、能耗低、化坨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资源回收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车载化坨设备及车辆。
背景技术
在对泡沫制品的资源回收利用过程中,一般需要将收集的泡沫先经破碎机破碎后在送入化坨设备加热熔融后得到初加工块再回收利用,在加热方式上,目前市面上常用的加热方式多采用机械能绞动塑料泡沫磨擦升温化坨的方式,或采用电加热的方式,或采用煤炭加热设备的方式。
由于目前的环保政策等原因,因为化坨设备的污染排放较多,已逐步从工厂车间中使用转移到了在车辆上使用,现有的泡沫回收专用车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动力不足,动力直接或间接来源于车辆内燃机,动力主要消耗于泡沫粉碎和化坨设备中,这种消耗直接影响其经济性、产量和车辆使用寿命。
利用机械能搅动摩擦加热的方式需要通过电机或内燃机驱动设备,该设备通常结构复杂,占地大,需要定期维护,这样,通过电机或内燃机驱动设备必然存在了燃烧能量的多次转换,设备结构复杂和占地大的问题也导致了车辆油耗和损耗的增大。采用电加热的方式也存在燃烧能量多次转换的问题,其能量利用率较低。采用煤炭加热的方式虽然绕过了车辆自身的动力,但存在无法控制温度的问题,导致其化坨效果极差。
因此,亟需一种能在车辆上使用的结构简单、能耗低、化坨效果好的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出一种车载化坨设备及车辆,其结构简单,利用燃烧机将燃料点燃直接在密闭空间中加热化坨,具有成本低、能耗低、化坨效果好的优点。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载化坨设备,其安装于车辆上或安装于厂区地面使用,包括化坨室、加热室和燃烧机;所述化坨室纵向上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加热室套设于所述化坨室,所述加热室内壁与化坨室外壁形成封闭的环空,所述加热室设置有将所述环空与外环境连通的进火口和出火口;所述燃烧机的喷火头连接所述进火口。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加热室套设在化坨室外侧使它们之间形成有一环空,这样的组合形式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环空与进火口和出火口形成火焰和热气流通的通道,可让燃烧机喷出的火焰从加热室的进火口进入到环空中对化坨室的腔壁加热,使热量传递到化坨室内用于熔化其腔室内的经过提前搅碎的泡沫材料。采用燃烧机可更容易地控制加热温度,并且燃烧机在使用时直接点燃燃料用于加热化坨室,不用在中途经过其他的能量转换形式,不仅可以提高泡沫化坨后产品的质量也能充分利用能源为环保做出一定贡献,具有化坨效果好,效率高,能耗低,成本低的优势,可彻底减少泡沫回收特种车辆的动力问题,提高产量和减少成本,延长车辆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环空内设置有铺设于所述加热室内壁的隔热层。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隔热层的作用在于减少环空内的热量散失,以提升能源利用率。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化坨室插设有与其腔室隔绝的导热管,所述导热管的两端与所述环空连通。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导热管的设置可增加化坨室的受热面积以及与泡沫接触的面积,不仅可以快速升温尽快进入工作状态,也可以在火焰和热气流在从出火口排出前尽可能多地获取它们的能量以提高能源利用率。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导热管设置为多根,所有所述导热管横向设置并均匀分布于所述化坨室的腔室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资阳聚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资阳聚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449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