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大数据的温室智能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44743.5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798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赵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时代大数据网络安全技术与发展战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7/02 | 分类号: | G05D27/02;G06Q50/02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信智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3 | 代理人: | 王燕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据 温室 智能 管理 系统 | ||
1.基于大数据的温室智能管理系统,包括温室本体(20),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室本体(20)一侧安装有管理装置(10);
所述管理装置(10)包括数据采集模块(110)、大数据平台(120)、数据分析模块(130)、数据计算模块(140)、以及处理器(150);
数据采集模块(110)包括空气湿度采集模块(111)、光照时长采集模块(112)、以及土壤湿度采集模块(114);
空气湿度采集模块(111),用于采集温室本体(20)所处位置的空气湿度信息;光照时长采集模块(112),用于采集温室本体(20)所处位置的光照时长信息;土壤湿度采集模块(114),用于采集温室本体(20)所处位置的土壤湿度信息;
大数据平台(120),接收数据采集模块(110)发送的温室本体(20)所处位置的数据信息并进行存储;
数据分析模块(130),对来自大数据平台(120)内的数据进行分析;
计算模块,接收分析模块分析的信息,并对分析的数据进行计算;
处理器(150),将计算模块计算得出的数据通过处理器(150)处理得出此处最佳种植的植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温室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数据分析模块(130)对大数据平台(120)内的具体分析步骤如下:
将温室本体(20)所处位置的空气湿度记为An,其中An为温室本体(20)所处位置的平均空气湿度,平均空气湿度即为温室本体(20)在一年中平均每天的空气湿度;将温室本体(20)所受的光照时长记为Bn,其中Bn为温室本体(20)所处位置的平均光照时长,平均光照时长即为温室本体(20)在一年中平均每天的光照时长;将温室本体(20)所处位置的土壤湿度记为Cn,其中Cn为温室本体(20)所处位置的平均土壤湿度,平均土壤湿度即为温室本体(20)在一年中平均每天的土壤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温室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计算模块将温室本体(20)所处位置的平均空气湿度信息、平均光照时长信息、以及平均土壤湿度信息进行计算,根据公式得出Dn,其中的e1>e3>e2,e1+e2+e3=3.26,e1、e2和e3均为权重修正因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温室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110)还包括二氧化碳浓度采集模块(113),二氧化碳浓度采集模块(113)用于采集温室本体(20)所处位置的二氧化碳浓度信息,所述管理装置(10)还包括数据输出模块(160),所述数据模块用于对处理器(150)处理后的数据进行输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温室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室本体(20)上安装有执行模块(170),所述执行模块(170)包括安装在温室本体(20)上的空气加湿机构(171)、设置在温室本体(20)内腔的补光机构(173)、设置在温室本体(20)内腔的土壤加湿机构(172)、以及设置在温室本体(20)内腔的二氧化碳补充机构(17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温室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加湿机构(171)包括固定设置在温室本体(20)一侧的驱动件(1711)、通过转动件转动连接在温室本体(20)内腔顶部的丝杆(1712)、连接在驱动件(1711)与丝杆(1712)之间的传动机构(1713)、设置在温室本体(20)内腔一侧的第一储液腔(1714)、连接在第一储液腔(1714)两端的连接块(1715)、设置在第一储液腔(1714)底部的蓄水腔(1716)、连接在第一储液腔(1714)与蓄水腔(1716)之间的第一抽液件(1717)、以及连接在蓄水腔(1716)底部的多个雾化球(1718),所述连接块(1715)均螺纹连接在对应位置的丝杆(1712)外部;驱动件(1711)通过传动机构(1713)驱动丝杆(1712)转动,转动的丝杆(1712)可通过螺纹传动的方式驱动第一储液腔(1714)、第一抽液件(1717)、以及蓄水腔(1716)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时代大数据网络安全技术与发展战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时代大数据网络安全技术与发展战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4474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