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角接触球轴承运动精度测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44480.8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781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季晔;王东峰;郑昊天;朱宇腾;黄帅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洛阳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M13/04 | 分类号: | G01M13/04;G01B21/22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吴敏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球轴承 运动 精度 测量方法 | ||
1.一种角接触球轴承运动精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角接触球轴承的零件参数,并设定轴承初始位置和内圈旋转角速度,所述零件参数包括内圈沟曲率半径的设计值和测量值、外圈沟曲率半径的设计值和测量值、内圈沟道直径的设计值和测量值、外圈沟道直径的设计值和测量值以及钢球直径的设计值和测量值,还包括钢球个数;
S2、根据零件参数,确定零件的轮廓曲线,进而根据轮廓曲线构建成品轴承的三维模型;
S3、在所述三维模型中,以轴承中心为原点,在垂直于轴承轴线的平面内建立参考坐标系;
S4、在所述参考坐标系中,确定出轴承内圈从轴承初始位置安装内圈旋转角速度旋转设定步长后的稳定位置,并确定各钢球处在稳定位置时的接触角;
S5、根据所述接触角,计算轴承内圈的径向跳动值和/或轴向跳动值,完成运动精度测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接触球轴承运动精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通过求解如下公式得到第j个钢球处在稳定位置处的接触角αθj:
式中,为稳定位置处的径向游隙,ri(θj)为稳定位置处的内圈沟曲率半径,re(θj)为稳定位置处的外圈沟曲率半径,Dw(θj)为第j个钢球处在稳定位置处的钢球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接触球轴承运动精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通过求解如下公式得到径向跳动值Kia(θj):
Kia(θj)=max[O′A′(θj)]-min[O′A′(θj)]
式中,O′A′(θj)为稳定位置下的轴承内圈半径,di(θj)为稳定位置处的内圈沟道直径,de(θj)为稳定位置处的内圈沟曲率半径,为稳定位置处的轴向游隙,αθj为第j个钢球处在稳定位置处的接触角,ri(θj)为稳定位置处的内圈沟曲率半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接触球轴承运动精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通过求解如下公式得到轴向跳动值Sia(θj):
Sia(θj)=max[S]-min[S]
式中,S为内圈上端面至外圈固定基准面的距离,为稳定位置处的轴向游隙,ai(θj)为稳定位置处的内圈沟位置,ae(θj)为稳定位置处的外圈沟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角接触球轴承运动精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求解如下公式得到稳定位置处的轴向游隙
式中,mn(θj)为稳定位置处内、外圈沟曲率中心之间的距离,αθj为第j个钢球处在稳定位置处的接触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角接触球轴承运动精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求解如下公式得到稳定位置处内、外圈沟曲率中心之间的距离mn(θj):
mn(θj)=ri(θj)+re(θj)-Dw(θj)
式中,ri(θj)为稳定位置处的内圈沟曲率半径,re(θj)为稳定位置处的外圈沟曲率半径,Dw(θj)为第j个钢球处在稳定位置处的钢球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接触球轴承运动精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求解如下公式得到径向游隙
式中,di(θj)为稳定位置处的内圈沟道直径,de(θj)为稳定位置处的内圈沟曲率半径,Dw(θj)为第j个钢球处在稳定位置处的钢球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洛阳理工学院,未经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洛阳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4448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