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智能终端运维管理的采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43991.8 | 申请日: | 2022-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376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丁慧;马建国;余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华南设计创新院 |
主分类号: | G06F11/07 | 分类号: | G06F11/07 |
代理公司: | 广东科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71 | 代理人: | 何树良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智能 终端 管理 采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终端运维管理的采集系统,包括设备管理模块、业务‑任务管理模块以及监控中心三个部分,A:设备管理模块:所述设备管理模块对网络设备、服务器设备、操作系统运行状况、应用支持软件或服务插件进行监控,且所述设备管理模块将网络设备、服务器设备、操作系统运行状况、应用支持软件或服务插件分配为多个子系统,B:业务‑任务管理模块:所述业务‑任务管理模块包含对企业自身核心业务系统运行情况的监控与管理功能。本发明在运行过程中,通过监控每个运行细节中的数据信号,针对存在运行风险的运行细节进行隔离,以此来维持运维管理,进一步提高运维效率,降低运维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企业运营平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智能终端运维管理的采集系统。
背景技术
智慧企业是在企业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应用之后的新型管理模式和组织形态,是先进信息技术、工业技术和管理技术的深度融合。通过智慧企业建设不仅可以促进企业内部生产关系的转型升级,完成与“互联网+”社会生产力的和谐对接,还能进一步释放企业员工的创新创效活力,为企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而运维管理( IT OperationsManagement)帮助企业建立快速响应并适应企业业务环境及业务发展的IT运维模式,实现基于ITIL的流程框架、运维自动化。
通过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分析等多方面的技术支持,以计算机作为管理系统的终端机,可以集中收集、协调、记录和分析各个企业运营过程中各个流程的细节。
尤其对运维管理系统中的采集系统,在企业运行维护过程中,通过采集系统集中收集运维过程中的各项数据,信息化采集应用的复杂度决定了多角色(系统/数据库/安全/审计管理员/代维厂商等)交叉管理,发生故障后无法快速、全面、有效举证,为业务增长带来瓶颈,又或者在某一个环节发生故障时,可能会影响其他的工艺流程,间接的增加了企业运维成本,因此,为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提出一种基于智能终端运维管理的采集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智能终端运维管理的采集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智能终端运维管理的采集系统,包括设备管理模块、业务-任务管理模块以及监控中心三个部分;
A:设备管理模块:所述设备管理模块对网络设备、服务器设备、操作系统运行状况、应用支持软件或服务插件进行监控,且所述设备管理模块将网络设备、服务器设备、操作系统运行状况、应用支持软件或服务插件分配为多个子系统;
B:业务-任务管理模块:所述业务-任务管理模块包含对企业自身核心业务系统运行情况的监控与管理功能,所述业务-任务管理模块与设备管理模块之间以通信网络相连接;
C:监控中心:所述监控中心拥有设备管理模块和业务-任务管理模块两个部分的控制权限,所述设备管理模块和业务-任务管理模块中的数据信号以网络信号的方式发送到监控中心中,所述监控中心以设备管理模块和业务-任务管理模块中的数据信号建立多层数据库;
所述C部分中的多层数据库中包含有数据分析-容错功能。
优选的,所述A部分中的网络设备、服务器设备、操作系统运行状况、应用支持软件或服务插件以“并联”方式相连接,且所述A部分中的网络设备、服务器设备、操作系统运行状况、应用支持软件或服务插件在多层数据库中可以实现数据交互功能。
优选的,在所述B部分中,所述业务-任务管理模块将企业业务分配为多个任务,每个任务有序的分配到A部分中的网络设备、服务器设备、操作系统运行状况、应用支持软件或服务插件,在A部分中,以所述设备管理模块监控网络设备、服务器设备、操作系统运行状况、应用支持软件或服务插件的运行情况。
优选的,在B部分中,所述业务-任务管理模块将运行数据信号发送到监控中心中,以运行数据信号搭建的多层数据库中对应A部分中的每个子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华南设计创新院,未经东莞华南设计创新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439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