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外荧光成像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43714.7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5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蔡荣伟;王慧明;储德保;高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勤翔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卜子雯;黄大任 |
地址: | 201900 上海市宝山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荧光 成像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外荧光成像系统,包括若干个激光器和成像装置,其中成像装置设置有用于放置样品的样品台,激光器用于产生不同波段的激光,成像装置还包括一区相机、二区相机和光路转换装置,其中一区相机用于在近红外一区波段的激光下对样品进行成像,二区相机用于在近红外二区波段的激光下对样品进行成像,光路转换装置用于将样品产生的发射光的传播方向在朝向一区相机与朝向二区相机之间转换。本发明的红外荧光成像系统在一台设备上就实现了一区成像和二区成像其生产制造成本远远低于一台一区红外荧光成像系统和一台二区红外成像系统的总和,从而大大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节约了资源,极大的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计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红外荧光成像系统。
背景技术
生物红外荧光成像技术是指利用生物组织或结构发出的荧光进行成像,用于研究生物学过程的方法。通过使用各种荧光标记物,荧光成像可以实现细胞水平、组织水平以及活体水平的成像研究,具有分辨率高、损伤小、成像快等优势,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生物红外荧光成像是血管造影、肿瘤靶向、药物研究的重要手段。例如,光致发光标志物可以作用在癌细胞,通过激光照射可以在外部检测肿瘤的位置与大小。随着活体成像技术的发展,通过生物发光或荧光标记技术多种研究对象进行标记,如,肿瘤细胞、免疫细胞、干细胞、基因、细菌、病毒、多肽、抗体、纳米材料、药物等等,活体成像所涉及的研究也已涉及到生物行业各个领域。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成像对象的不同,来选择近红外一区(700-900nm,NIR-I)荧光成像或近红外二区(1000-1700nm,NIR-II)荧光成像。而传统的红外荧光成像系统只设置有一种相机,即红外一区相机或红外二区相机,因此用户需要至少购买两种红外荧光成像系统来满足不同的荧光成像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一台设备只设置有一种红外相机的缺陷,提供一种红外荧光成像系统。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红外荧光成像系统,包括若干个激光器和成像装置,其中所述成像装置设置有用于放置样品的样品台,所述激光器用于产生不同波段的激光,所述成像装置还包括一区相机、二区相机和光路转换装置,其中所述一区相机用于在近红外一区波段的激光下对所述样品进行成像,所述二区相机用于在近红外二区波段的激光下对所述样品进行成像,所述光路转换装置用于将所述样品产生的发射光的传播方向在朝向所述一区相机与朝向所述二区相机之间转换。
本发明的红外荧光成像系统集成了一区相机和二区相机,并通过光路转换装置将样品产生的发射光的传播方向在朝向一区相机和朝向二区相机之间转换,从而在一台设备上就实现了一区成像和二区成像;本发明的红外荧光成像系统在一区成像工作状态和二区成像工作状态下共用激光器等设备,其生产制造成本远远低于一台一区红外荧光成像系统和一台二区红外成像系统的总和,从而大大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节约了资源;用户在只需购买一台红外荧光成像系统的情况下就能够根据需求在一区成像和二区成像之间进行选择和切换,极大的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成本。
较佳地,所述一区相机设置于所述样品台的正上方,所述二区相机设置于所述样品台的侧上方。
本发明中,将一区相机设置在样品台的正上方,二区相机设置在样品台的侧上方,其充分利用了成像装置本身的空间,无需增加成像装置原本的尺寸,使得一区相机和二区相机的布局更加集约化。
较佳地,所述光路转换装置包括透镜,所述透镜用于改变所述发射光的传播方向;所述光路转换装置位于所述样品台上方,所述光路转换装置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所述光路转换装置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样品的所述发射光直接进入所述一区相机和所述二区相机中的一者;当所述光路转换装置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样品的所述发射光在所述透镜的作用下进入所述一区相机和所述二区相机中的另一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勤翔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勤翔科学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437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