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换热站二次网气候补偿自动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43199.2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23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占强;高源;高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榆林市供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9/10 | 分类号: | F24D19/10;F24D3/10;F24D19/00;F28G3/04;F28G3/16 |
代理公司: | 成都众恒智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9 | 代理人: | 赵健淳 |
地址: | 719000 陕西省榆林***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换热站 二次 气候 补偿 自动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热站二次网气候补偿自动控制系统。换热站二次网气候补偿自动控制系统,包括:一次网供水管网、一次网回水管网、换热器、二次网供水管网、二次网回水管网、室外温度采集装置、控制器,所述一次网供水管网和所述二次网供水管网均与换热器连接,所述一次网供水管网上设置有调节阀,所述室外温度采集装置用于检测室外温度。本发明提供的换热站二次网气候补偿自动控制系统实现了无人职守全自动控制换热站,使调节阀的调节开度能够随着室外温度的变化及时准确的得到调节,消除了不确定人为因素造成的不必要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站供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热站二次网气候补偿自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换热站就是换热的地方把由热电厂产生的高温热水或者蒸汽传输到各个居民小区里将热量传送到小区管网中,在我国北方冬季较为寒冷且较长,一般都会采用集中供暖,因此,在居民区附近一般会设置换热站来向居民区集中供暖。
然而,传统的换热站通过人员手动调节一次网的调节阀来改变热源蒸汽流量,从而来改变二次网的供热温度,以保证供暖温度与当天气温匹配,但是,这种操作方式人员依赖度较高,且反应较为迟钝,从气温改变到调节调节阀的过程耗时较长,使调节阀不能及时的根据气温进行精确快速的调整,从而降低用户的体验感。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换热站二次网气候补偿自动控制系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热站二次网气候补偿自动控制系统实现了无人职守全自动控制换热站,使调节阀的调节开度能够随着室外温度的变化及时准确的得到调节,消除了不确定人为因素造成的不必要损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换热站二次网气候补偿自动控制系统,包括:一次网供水管网、一次网回水管网、换热器、二次网供水管网、二次网回水管网、室外温度采集装置、控制器,所述一次网供水管网和所述二次网供水管网均与换热器连接,所述一次网供水管网上设置有调节阀,所述室外温度采集装置用于检测室外温度,并将数据传输到控制器,控制器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并控制调节阀动作,调节一次网供水管网进入到换热器的蒸汽流量,进而改变二次网侧的温度,所述二次网供水管网与所述二次网回水管网均与所述换热器连接,所述二次网供水管网与所述二次网回水管网与客户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二次网回水管网上设置有变频循环泵,所述变频循环泵可改变回水流量参与供热调节。
优选的,所述二次网回水管网上设置有补水装置,所述补水装置包括补水泵和软化水水箱。
优选的,所述一次网回水管网设置有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与所述第二支管上安装有同一个盘管,所述盘管位于所述软化水水箱内,所述软化水水箱的底部安装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安装有连接管。
优选的,所述软化水水箱内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内开设有空腔,所述软化水水箱上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安装有圆柱箱,所述转动杆贯穿所述圆柱箱并与所述圆柱箱连接,所述转动杆上设开设有进水孔,所述进水孔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转动杆上设置有多个喷头,空腔内的水通过喷头喷出,所述软化水水箱的顶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转动杆连接。
优选的,一次网供热量的调节控制是由PID控制器来实现,控制器根据室外温度生成温度的设定值,指令一次网的调节阀进行开度自动调节动作,控制一次网流量变化量,再由流量的变化调节用户的供热量。
优选的,目标设定值与反馈回来的室外温度作比较,产生的值经过PID运算,得出控制量来调节调节阀的开度,实现闭环控制。
优选的,二次网的变频循环泵可根据二网供回水的压差上下限作为参考点通过控制器的PID功能进行分段式自动调节泵变频转速,人员也可直接设定二网循环泵变频的转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榆林市供热有限公司,未经榆林市供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431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层轻型钢结构装配式住宅
- 下一篇:一种道路防撞设施强度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