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规模化医学标本采集方法及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42710.7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313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刘秀芬;沈艳;金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G07C9/25 | 分类号: | G07C9/25;G07C9/27 |
代理公司: | 南京科知维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70 | 代理人: | 王萍萍 |
地址: | 21002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规模化 医学 标本 采集 方法 及其 系统 | ||
规模化医学标本采集方法及其系统,包括主控中心计算机、健康扫描闸机、身份验证闸机以及标签机。该规模化医学标本采集一体化系统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减少了排队时间,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可以对现场的待检测人员的安全码和行程进行初筛;取消了人为检查环节,减少了人力资源,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准确性;取消了人工身份登记环节,减少了人力资源;取消了身份登记员,降低了感染风险;身份验证闸机拥有三种身份验证方式,大大提高了身份验证环节的通过率;主控中心计算机可以对身份信息登记和比对,同时可自定义地分组,适用于各种检测环境;主控中心计算机配合标签机出标签,每个试剂盒对应的人员均储存在主控中心计算机内,一目了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标本采集领域,尤其涉及规模化医学标本采集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医学标本检测包括三大环节:1、一部分人员负责检查待检测人员的相关信息,筛选出不符合检测条件的人员;2、剩余人员由专门负责身份信息登记的人员对待检测人员进行身份登记;3、进行标本采集。以上环节存在下列技术问题:
1、人工查验相关信息效率低,且容易漏看错看;
2、身份登记人员的工作量巨大,且该环节为高危环节,一旦一位居民患有传染性流行病,与身份登记人员接触后,身份登记人员再接触其他检测人员,交叉感染发生的概率较高;
3、需要对待检测人员进行人工分组,容易出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规模化医学标本采集方法及其系统;该规模化医学标本采集方法及其系统可以将居民的虹膜以及身份信息对应并存储在区域居民数据库内,在后来的检测时只需扫描居民的虹膜信息,无需再次扫描相关信息和身份证件,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减少了排队时间,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健康扫描闸机的设置可以对现场的待检测人员的安全码和行程进行初筛,过滤掉不符合检测条件的人员,提高检测环境的安全性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健康扫描闸机的设置同时也取消了人为检查环节,减少了人力资源,提高了检测效率,也提高了健康筛查的准确性;身份验证闸机对待检测人员的身份信息进行登记、比对和分组归档,取消了人工身份登记环节,减少了人力资源,提高了检测效率;身份验证闸机的设置同时也取消了身份登记员,减少了人力资源的占用;身份验证闸机拥有身份码、身份证和输入身份编号这三种身份验证方式,大大提高了身份验证环节的通过率;主控中心计算机可以对待检测人员的信息登记和比对,同时可自定义地分组,通过改变每组人员的数量来改变筛查精度,适用于各种检测环境;主控中心计算机配合标签机出标签,每个试剂盒对应的人员均储存在主控中心计算机内,一目了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规模化医学标本采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居民走到健康扫描闸机前,直视第一摄像头,第一摄像头采集其虹膜信息,并发送至主控中心计算机,主控中心计算机在区域居民数据库内查找该虹膜信息;
S1-1:若区域居民数据库没有该虹膜信息,则居民向健康扫描闸机出示相关信息,健康扫描闸机扫描后将该居民的相关信息数据发送给主控中心计算机;
S1-1-1:若该居民的相关信息符合当地检测条件,主控中心计算机将该居民的虹膜信息储存,并将其标记为符合条件,同时向健康扫描闸机发出允许通过指令,健康扫描闸机开闸,居民通过;
S1-1-2:1若该居民的相关信息不符合当地检测条件,主控中心计算机向健康扫描闸机发出禁止通过指令,扫描闸机闭闸,并发出警报,;
S1-2:居民通过健康扫描闸机后来到身份验证闸机,直视第二摄像头,第二摄像头记录其虹膜信息并发送至主控中心计算机,同时身份验证闸机录入该居民身份信息,并将该身份信息发送至主控中心计算机,主控中心计算机将该虹膜信息与该身份信息储存至区域居民数据库并对应;
S1-3:主控中心计算机将S1-2步骤中的虹膜信息与该身份信息储存后,向身份验证闸机发出允许通过指令,身份验证闸机开闸,居民通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427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