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刺激电极导线的成像识别方法及相关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342589.8 | 申请日: | 2022-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12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 发明(设计)人: | 姜传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景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N1/372 | 分类号: | A61N1/372;A61N1/05 |
| 代理公司: | 苏州领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70 | 代理人: | 曾岩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刺激 电极 导线 成像 识别 方法 相关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刺激电极导线的成像识别方法及相关装置,装置包括:图像采集模块,用于利用图像采集设备实时采集刺激电极导线的目标图像;检测结果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图像对应的标记检测结果,标记检测结果包括一个或多个标签及其置信度和位置信息;置信度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每个标签的置信度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当至少一个标签的置信度不满足预设条件时,重新调用图像采集模块;当所有标签的置信度均满足预设条件时,调用结果输出模块;结果输出模块,用于将标记检测结果输出至预设的用户设备。通过成像识别装置,以获得更精确的刺激电极导线识别结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可植入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刺激电极导线的成像识别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于脑深部神经电刺激治疗(DBS,Deep Brain Stimulation),涉及将电刺激递送到大脑的特定区域中的神经结构以激发或抑制细胞活动,可以有效处理例如慢性疼痛,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等运动障碍、癫痫,以及诸如抑郁症和强迫症等精神疾病。具体地,用于施加电刺激的刺激电极作用在患者的头部并刺激大脑的指定部位,对患者大脑损伤起到治疗作用,同时刺激电极的另一端通过刺激电极导线连接神经刺激器。目前,为了满足将刺激电极导线准确植入在大脑内的期望部位处,避免对大脑的其他部位产生副作用,通常使用各种成像技术辅助刺激电极导线以使其相对精确地植入大脑内的期望部位处。所述成像技术如磁共振成像(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计算机断层摄影(CT,Computed Tomography)、X射线、荧光成像以及立体成像。
在具体应用中,医生期望将可以释放刺激的刺激电极导线在患者(例如大脑)内精确放置和定向,以将电刺激递送到预期部位并避免副作用。例如,期望将刺激电极导线的刺激递送到非常小的目标点位进而不会刺激邻近的其它大脑组织;如果没有精确地将刺激递送到期望目标点位,会使疗效降低,并且邻近大脑组织会接受到不必要的过量刺激,造成患者的痛苦。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新的刺激电极导线的成像识别装置,以辅助医生提高刺激电极导线放置到患者体内的精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刺激电极导线的成像识别方法及相关装置,通过成像技术直接识别设置在电极片上的标记,通过每个标签的置信度的判断,解决了对刺激电极导线识别精度低的问题。
本申请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刺激电极导线的成像识别装置,多个电极片设置于所述刺激电极导线的外周面,至少部分所述电极片上分别设置有标记,所述标记用于在成像时对所述电极片进行识别;所述装置包括:图像采集模块,用于利用图像采集设备实时采集所述刺激电极导线的目标图像;检测结果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图像对应的标记检测结果,所述标记检测结果包括一个或多个标签及其置信度和位置信息;置信度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每个标签的置信度是否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当至少一个标签的置信度不满足预设条件时,重新调用图像采集模块;当所有标签的置信度均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调用结果输出模块;结果输出模块,用于将所述标记检测结果输出至预设的用户设备。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基于实时采集的目标图像进行检测,通过预设条件对检测结果中标签的置信度进行判断(标签用于指示电极片的标识),在每个标签的置信度不满足预设条件时重新调用图像采集模块进行图像采集、检测和判断,直至获得满足置信度条件的标记检测结果,相比现有技术,获得更精确的刺激电极导线识别结果。医生参考刺激电极导线的识别结果,无需医生进行复杂的逻辑判断,智能化程度高,即便不是经验丰富的医生也能精确地将刺激递送到期望目标点位,缩短了医生放置和定向刺激电极导线的时间,提高了医生精确地放置和定向刺激电极导线的效率,减轻了患者在医生放置和定向刺激电极导线期间的痛苦,进而提高了电刺激治疗对患者的疗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景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景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425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