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仓给煤机冗余控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41556.1 | 申请日: | 2022-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59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杨杰;孟祥宇;许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9/03 | 分类号: | G05B9/03 |
代理公司: | 芜湖众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8 | 代理人: | 曹宏筠 |
地址: | 235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冗余 控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天仓给煤机冗余控制装置,包括A给煤机动力电源控制装置、A、B给煤机动力电源共用冗余控制装置、B给煤机动力电源控制装置、A给煤机电动机、B给煤机电动机和三相动力电源,所述A给煤机动力电源控制装置、A、B给煤机动力电源共用冗余控制装置和B给煤机动力电源控制装置均通过线路与三相动力电源连接。本给煤机冗余控制装置主要由冗余控制处理模块采用信号传输、接收的方式且通过不同的机械闸刀对三相动力电源电力流通的切换,从而实现不同给煤机机体之间的切换,此方式,切换速度快、效率高,同时也提高了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仓给煤机更换控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天仓给煤机冗余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天仓给煤机是煤矿井下生产的煤通过提煤箕斗把煤从主井下口提到主井上口,卸煤到接收仓又称天仓,天仓接收到的煤通过A给煤机(备用B给煤机,如果B给煤机在用,则A给煤机就备用),煤运输到下面环节,可见给煤机正常工作与否关系到全矿井生产与否,因此在矿井建设设计时,在煤矿生产的咽喉要道的给煤机处,设计了两台一样的给煤机:A给煤机、B给煤机,正常生产一台在用,另一台备用,一旦在用的A给煤机有故障,这时就切换到另一台备用的B给煤机,这样就能正常生产了。
实际生产往往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故障发生,例如在用的A给煤机电控装置有故障,就要倒切到备用的B给煤机使用,但B台给煤机的机械部分又有故障。为了不全矿停产,只有人工把B台给煤机电气控制装置通过拆线、压线等步骤切换到A台给煤机上,即要倒切两台给煤机的动力电缆,还要倒切两台给煤机的控制线路等,这样效率低,时间长,安全隐患大,如果操作人员的技术技能不高不熟练,还有可能接错线子,造成更大事故,就是不接错线子等,由于切换需要来回拆线、压线,导致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等损伤,严重影响了煤矿安全生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本发明提供天仓给煤机冗余控制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天仓给煤机冗余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当煤矿机电控装置出现故障时,通过拆线更换至另一台煤矿机上的方式,造成效率低,时间长,安全隐患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天仓给煤机冗余控制装置,包括A给煤机动力电源控制装置、A、B给煤机动力电源共用冗余控制装置、B给煤机动力电源控制装置、A给煤机电动机、B给煤机电动机和三相动力电源,所述A给煤机动力电源控制装置、A、B给煤机动力电源共用冗余控制装置和B给煤机动力电源控制装置均通过线路与三相动力电源连接,所述A、B给煤机动力电源共用冗余控制装置包括电气、机械双重闭锁切换模块、冗余控制处理模块、机械闸刀和信号传输模块,所述机械闸刀包括第一机械闸刀和第二闸刀,所述第一机械闸刀的输入端通过线路分别与A给煤机动力电源控制装置和A、B给煤机动力电源共用冗余控制装置连接,所述第一闸刀的输出端通过线路与A给煤机电动机连接,所述第二闸刀的输入端通过线路分别与A、B给煤机动力电源共用冗余控制装置和B给煤机动力电源控制装置连接,所述第二闸刀的输出端通过线路与B给煤机电动机连接,所述冗余控制处理模块通过线路分别与电气、机械双重闭锁切换模块和信号传输模块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机械闸刀和第二机械闸刀上均设有两组输入端和一组输出端,所述第一机械闸刀和第二机械闸刀为单掷传输结构,所述第一机械闸刀和第二机械闸刀上均设有两组动闸刀。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机械闸刀和第二机械闸刀的动闸刀上均设有合闸信号检测模块,所述合闸信号检测模块通过线路与A、B给煤机动力电源共用冗余控制装置的信号传输模块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A给煤机动力电源控制装置和B给煤机动力电源控制装置上均设有信号发送模块,所述信号发送模块通过线路与A、B给煤机动力电源共用冗余控制装置的信号传输模块连接,所述信号发送模块和信号传输模块均为双向传输模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A给煤机电动机和B给煤机电动机均为相同大小、功率的电动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415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径可变的新型乳胶丝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测定海洋微生物附着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