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硅碳合金、脱氧剂、孕化剂、硅碳合剂中硅的测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40533.9 | 申请日: | 2022-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55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傅士刚;薛明亮;郭栋;李伟祥;魏森;黄彦飞;王俊秀;杜建勇;郭素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鲁丽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5/04 | 分类号: | G01N5/04 |
代理公司: | 宁波海曙甬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30 | 代理人: | 雒文博 |
地址: | 261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金 脱氧剂 孕化剂 合剂 测定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化学分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硅碳合金、脱氧剂、孕化剂、硅碳合剂中硅的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试样碱熔分解;(2)制取沙状试样;(3)凝聚、过滤、洗涤、灼烧。本发明的测定方法操作简便,过程耗时短,硅含量检测值准确,适用于对硅碳合金、脱氧剂、孕化剂及硅碳合剂等不同物质中硅含量的测定,且能满足同时对大批量硅碳合金、脱氧剂、孕化剂及硅碳合剂中硅含量的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硅碳合金、脱氧剂、孕化剂、硅碳合剂中硅的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转炉炼钢过程中,钢液中氧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如果钢液中的氧气没有经过有效的处理,氧含量非常高的钢液在凝固的过程中就会和已有的钢液发生反应、结晶、并且出现氧化亚铁,这种氧化亚铁物质在钢液中存在,铸坯被破坏,对钢产品的质量会产生直接性的影响,严重还会出现变形的现象,有热脆产生,还可能会让钢铁出现进一步的氧化现象。钢液当中出现非常多的氧含量会让硫的危害被加重,进而相继的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各种氧化杂质,在夹杂钢体当中,这些现象的出现都会对钢产品的力学性能产生危害。
因此,在炼钢过程中需对钢液进行脱氧,脱氧过程一般需加入硅碳合金、脱氧剂、孕化剂和硅碳合剂等,其中硅含量的确定对炼钢质量至关重要,由于硅碳合金、脱氧剂、孕化剂及硅碳合剂中的成分不同,目前还没有一种通用的方法能都适用于上述各种物质中硅的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硅碳合金、脱氧剂、孕化剂、硅碳合剂中硅的测定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硅碳合金、脱氧剂、孕化剂、硅碳合剂中硅的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0.2g样品于镍坩埚中,加氢氧化钠4g于所述镍坩埚中拌匀,加热熔至清亮后,加3.5g过氧化钠于所述镍坩埚中,加热溶解后,转入750度的高温炉中溶解10分钟,取出,得样液;
(2)将所述样液转到盛有75ml盐酸水溶液的烧杯中脱埚,脱埚后在所述镍坩锅中再加20ml浓盐酸,洗锅沸煮,取埚,用盐酸水溶液冲洗所述镍坩埚,冲洗液转入所述烧杯中,将所述烧杯中的样液和冲洗液的混合液蒸干至沙状,得沙状试样;
(3)将所述沙状试样加入氯化铵盐酸饱和液20ml和1%wt动物胶20ml,保温10分钟,过滤,过滤时所述烧杯中加沸水至100ml,过滤后的废液用pH试纸测至无酸性,后将滤渣转入已恒重的瓷坩埚中进行灰化,灰化好后,转入900度的高温炉中烧30分钟,取出,冷却恒重。
检测方法原理:试样经碱熔分解后,用盐酸酸化,并蒸干至沙状,在浓盐酸溶液中,加动物明胶使硅酸凝聚、过滤、洗涤、灼烧,测得Si含量。
动物胶是一种富含氨基酸的蛋白质,在水中形成亲水性胶体,由于其中氨基酸的氨基和羧基并存,在不同酸度条件下,它们既可接受质子,又可放出质子,从而显示为两性电解质。在硅酸介质中,由于硅酸胶粒带负电荷,动物胶质点带正电荷,可以发生相互吸引和电性中和,使硅酸胶体凝聚,另外,由于动物胶是亲水性很强的胶体,它能从硅酸质点上夺取水分,以破坏其水化外壳,促使硅酸凝聚。
用动物胶凝聚硅酸时,其完全程度与凝聚时的酸度、温度及动物胶的用量有关,由于试液的酸度较高,胶团水化程度较小,它们凝聚能力越强,因此在加动物胶之前应先把试液蒸发至沙状,然后加浓盐酸,保温10min。
作为一种改进,步骤(2)中,所述盐酸水溶液体积浓度为5%。
作为一种改进,步骤(1)中,所述样品过280目筛后再加入所述镍坩埚中。
作为一种改进,步骤(3)中,所述滤纸中加有滤纸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鲁丽钢铁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鲁丽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405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