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烟包推送机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339406.7 | 申请日: | 2022-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02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 发明(设计)人: | 孙友贵;靳广会;王凯;徐邓;徐宏爱;马文喜;肖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B35/20 | 分类号: | B65B35/20;B65B35/56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3 | 代理人: | 张艳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推送 机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烟包推送机构,包括推烟板、推烟板平推机构和推烟板翻转机构,所述推烟板位于烟包传送带的一侧,所述推烟板平推机构带动推烟板往复平移,将传送带上的烟包平移推出,推烟板复位过程中,推烟板翻转机构先将推烟板向上翻转,避让开传送带上的烟包,经过传送带上方后,推烟板再翻转复位;所述推烟板平推机构连接圆柱凸轮,推烟板翻转机构连接平面凸轮,所述平面凸轮位于圆柱凸轮的一个端面,所述平面凸轮和圆柱凸轮中心贯穿动力杆,由动力杆驱动平面凸轮和圆柱凸轮同步旋转。本发明实现同步的平移和翻转,设计巧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烟包推送机构,属于烟包包装设备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烟包入条包装是烟包包装行业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包装动作琐碎,全面机械化改革,需要结合烟包和条盒的特点作为专门的设计,且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全程执行动作连贯,避免间歇运动(间歇运动一方面是造成动作时间差,延长周期时长,另一方面间歇运动对机械损耗大,间歇运动的启动有动作启动时间差,以及电机的启动和运行功率不同,以及停止动作的运行设备的克服惯性的冲击,都是机械设计需要考虑的折损),成为行业更难克服的工作。
可见烟包入条包装设备中的每个环节的设计,需要考虑众多因素,形成一套完善的动作过程的机械设计,是一件很有挑战的事情。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烟包推送机构,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烟包推送机构,包括推烟板、推烟板平推机构和推烟板翻转机构,所述推烟板位于烟包传送带的一侧,所述推烟板平推机构带动推烟板往复平移,将传送带上的烟包平移推出,推烟板复位过程中,推烟板翻转机构先将推烟板向上翻转,避让开传送带上的烟包,经过传送带上方后,推烟板再翻转复位;
所述推烟板平推机构连接圆柱凸轮,推烟板翻转机构连接平面凸轮,所述平面凸轮位于圆柱凸轮的一个端面,所述平面凸轮和圆柱凸轮中心贯穿动力杆,由动力杆驱动平面凸轮和圆柱凸轮同步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推烟板平推机构包括外套筒、固定块和拉杆组件,所述固定块固定在外套筒远离推烟板的一端,所述固定块通过连杆组件连接到圆柱凸轮,所述圆柱凸轮表面开设有圆柱凸轮槽,所述圆柱凸轮槽中设置有滚轮Ⅱ,所述滚轮Ⅱ与连杆组件的一端可旋转连接,圆柱凸轮旋转时,拉杆组件带着外套筒平移。
进一步的,所述推烟板翻转机构包括内驱杆、翘板、拉杆和被动杆组件,所述内驱杆可自由圆周转动地穿插在外套筒中,所述内驱杆的两端均从外套筒的对应端伸出,所述被动杆组件平行位于外套筒一旁,所述内驱杆的一端通过驱动箱连接推烟板,另一端可旋转穿插在端座中,端座固定不动,
所述翘板呈“V”字形,内驱杆靠近端座的一端从翘板转角部分穿过,翘板一端设置有滚轮Ⅲ,所述滚轮Ⅲ置于被动杆组件的滑道中,
所述拉杆连接被动杆组件和摆臂的一端,摆臂中部为支撑点,另一端设置有滚轮Ⅰ,所述滚轮Ⅰ可自由滑动的置于平面凸轮的平面凸轮槽中,平面凸轮旋转时,通过摆臂和拉杆带动被动杆组件产生上下位移,滚轮Ⅲ和翘板的一端同步产生上下位移,进而内驱杆旋转,通过驱动箱驱动推烟板翻转。
进一步的,所述被动杆组件的靠近端盖的一端设置有竖向滑槽板,被动杆组件该端能够在竖向滑槽板的竖向滑道中移动,被动杆组件的靠近推烟板的一端设置有转轴,所述被动杆组件能够以转轴为中心旋转,当拉杆拉着被动组件上下移动时,被动组件以转轴为中心旋转,靠近端盖的一端在竖向滑槽板中上下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被动杆组件包括两根平行的被动杆,两根被动杆之间留有间距,形成滚轮Ⅲ的移动通道,所述被动杆之间靠近两端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定位杆,靠近转轴的一端还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转轴贯穿连接板。
进一步的,所述内驱杆插入驱动箱的一端设置有伞齿轮,所述推烟板的板面与内驱杆垂直,贯穿驱动箱设置有抱紧连杆,推烟板平行于抱紧连杆,抱紧连杆位于驱动箱外侧的两端分别与推烟板固定,位于驱动箱内部的抱紧连杆套设有斜锥齿,所述斜锥齿和伞齿轮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大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394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点访问方法以及数据传输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其制绒清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