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纤增强聚氨酯型材框架的玻璃幕墙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38865.3 | 申请日: | 202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355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黄启宾;颜承法;张德东;张凯;黄井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明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铁斯曼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96 | 分类号: | E04B2/9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41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聚氨酯 框架 玻璃 幕墙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玻纤增强聚氨酯型材框架的玻璃幕墙,框架为由玻纤增强聚氨酯型材构成的框架,玻璃固定安装在玻纤增强聚氨酯型材上,玻纤增强聚氨酯型材本身兼有龙骨支撑和固定玻璃的双重作用;代替了现有技术中的铝合金型材框架,充分利用了玻纤增强聚氨酯型材的低导热系数以及优良的保温隔热性能,该玻纤增强聚氨酯型材的导热系数仅为0.22W/m·K,导热系数是铝合金的1/700,提高了支撑材料与玻璃幕墙的保温隔热性能;玻纤增强聚氨酯型材的质量轻、强度高、弯曲强度高,是铝合金的6~8倍,且一体成型的一体式结构的玻纤增强聚氨酯型材的强度、刚性等性能更好,提高了支撑材料与玻璃幕墙的强度、稳固性以及整体性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幕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纤增强聚氨酯型材框架的玻璃幕墙。
背景技术
玻璃幕墙是由玻璃面板和支承结构体系组成的,是不承担主体结构所作用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装饰性结构,不承重,像幕布一样挂上去。玻璃幕墙的分类包括框架支撑玻璃幕墙、全玻幕墙、点支撑玻璃幕墙、单元式幕墙。其中,上述框架支撑玻璃幕墙是玻璃的周边由金属框架支撑的玻璃幕墙,主要包括明框玻璃幕墙、全隐框玻璃幕墙、半隐框玻璃幕墙;其中,上述明框玻璃幕墙是金属框架构件显露在外表面的玻璃幕墙,它以特殊断面的铝合金型材为框架,玻璃全嵌入铝合金型材上的凹槽内,铝合金型材本身兼有龙骨支撑和固定玻璃的双重作用。其中,上述单元式幕墙是由玻璃与支承框架在工厂中制成完整的幕墙结构基本单位,然后运输到现场直接安装在建筑结构上的玻璃幕墙。玻璃幕墙的结构构成包括支撑材料、密封材料以及玻璃,其中支撑材料(龙骨)通常是铝合金型材,该铝合金型材龙骨通常是通过紧固螺栓与角钢固定在建筑物上的混凝土横梁上与混凝土竖柱上。
目前,在框架支撑玻璃幕墙与单元式幕墙等中所用的支撑框架通常是铝合金型材,为了提高保温性能、减少冷热桥等,该铝合金型材通常是断桥铝结构,铝合金型材包括内侧铝型材、外侧铝型材以及中间隔热条,内侧铝型材通过中间隔热条与外侧铝型材连接在一起,该断桥铝结构的铝合金型材的龙骨使得玻璃幕墙具有较高的保温性能与较低的冷热桥。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如何对玻璃幕墙中的支撑材料、密封材料以及玻璃三者中的支撑材料进行改进,进一步地提高支撑材料的保温性能、强度、支撑性能等,减少支撑材料产生的冷热桥,进而提高玻璃幕墙的保温隔热性能、强度等性能,扩大玻璃幕墙在建筑物上的应用与推广,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玻纤增强聚氨酯型材框架的玻璃幕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玻纤增强聚氨酯型材框架的玻璃幕墙,所述玻璃幕墙包括用于支撑的框架、玻璃以及密封件,所述框架为由玻纤增强聚氨酯型材构成的框架;
所述玻璃固定安装在玻纤增强聚氨酯型材上。
优选的,所述玻璃幕墙为框架支撑玻璃幕墙或单元式幕墙。
优选的,所述密封件固定安装在玻纤增强聚氨酯型材上。
优选的,所述框架包括用作龙骨的玻纤增强聚氨酯型材立柱与用作龙骨的玻纤增强聚氨酯型材横梁,多根玻纤增强聚氨酯型材立柱与多根玻纤增强聚氨酯型材横梁通过螺栓连接形成网格状的框架。
优选的,所述玻纤增强聚氨酯型材立柱上设置有用于插嵌固定的竖向凹槽,所述玻纤增强聚氨酯型材横梁上设置有用于插嵌固定的横向凹槽;
所述玻璃的两个竖向侧面分别内插夹持固定在相邻的两个竖向凹槽中,所述玻璃的两个横向侧面分别内插夹持固定在相邻的两个横向凹槽中。
优选的,当竖向凹槽与横向凹槽均仅有内侧槽壁时,所述框架还包括竖向外压板与横向外压板,竖向外压板与横向外压板均为玻纤增强聚氨酯型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明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铁斯曼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明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铁斯曼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388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