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温腐熟精制茶粕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338367.9 | 申请日: | 2022-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73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 发明(设计)人: | 黄先飞;张珍明;曾宪平;张家春;贺红早;罗文敏;刘盈盈;吴先亮;牟贵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40;C05G3/60;C05G3/80;C05G5/12;C05F17/20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1 | 代理人: | 徐康 |
| 地址: | 55000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腐熟 精制 有机肥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温腐熟精制茶粕有机肥,其特征在于:
该有机肥原料包括茶粕、动物粪便和功能菌剂,各原料的重量份为:
茶粕20-50份、动物粪便40-100份、功能菌剂0.05-1份;
所述茶粕为将茶粕粉碎所获得的茶粕粉;
所述动物粪便选自鸡粪、鸭粪、猪粪、牛粪或羊粪中的一种或多种等重混合物;
所述功能菌剂为EM微生物菌剂和耐高温菌种调节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腐熟精制茶粕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肥的重量份优选配比为茶粕30-35份、鸡鸭粪20-25份、牛羊粪30-40份、功能菌剂0.5-0.8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腐熟精制茶粕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菌种为枯草芽孢杆菌、放线菌、米根霉中的一种或多种等量混合物以及酵母菌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腐熟精制茶粕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茶粕粉还混合有秸秆、麦麸和米糠混合物,秸秆、麦麸和米糠均粉碎至茶粕粉同一规格,混合粉末配合红糖参与发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腐熟精制茶粕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肥成型还包括包裹微量元素在内的无机肥造粒,无机肥为磷酸钙、磷酸铵、磷酸二氢钾、尿素、草木灰中的一种或几种等量混合物,优选由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混合而成,使有机肥包裹无机肥制成颗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腐熟精制茶粕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准备茶粕
将茶粕粉碎至粒径为0.5-1.5mm,获得精制茶粕粉;
步骤b、动物粪便分拣
收集邻近养殖场近期新鲜粪便,并进行石子碎粒等杂质分拣挑出,获得处理后粪便;
步骤c、物料混合预处理
将步骤a获得精制茶粕粉和步骤b获得处理后粪便混合均匀,同时将功能菌剂混入水中通过喷雾器进行混合喷洒;
步骤d、高温发酵腐熟
在发酵槽内对步骤c中混合物进行补氧高温发酵,在发酵过程中,随时监测堆体温度,并根据堆体温度反复进行高温翻堆调湿处理得到高温腐熟料;
步骤e、二次发酵
在堆温降低至正常温度时,将步骤d中高温腐熟料转移进行二次发酵;
步骤f、后续处理造粒
对腐熟发酵后的物料进行干燥、粉碎、制粒和筛选处理,制得茶粕生物有机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温腐熟精制茶粕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混合菌剂混合水体喷淋至含水量50-60%,且检测混合物料pH值保持中性,同时混合菌剂用量按混合原料总量而定,每吨原料最高使用不超过100ml功能菌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温腐熟精制茶粕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用铲车将混合料转移至发酵槽内,堆高1.0-1.5m,在发酵槽内对其进行补氧高温发酵和翻堆调湿处理2-5次,保持含水量控制在50-60%之间,通过好氧发酵料温度升温,随时监测堆体温度,至物料的发酵温度达到60℃以上,以利用高温杀死物料中的寄生虫卵和杂草种子,然后对物料进行翻堆搅拌平堆,以进行进一步补氧高温发酵,根据堆体温度反复进行高温翻堆平堆处理,每次间隔3-8天,最后堆体温度下降至环境温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温腐熟精制茶粕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二次发酵将腐熟发酵料转移至二次发酵池,同时补充菌剂,堆高1.5-2.0m,发酵处理10-15天,在发酵过程中无需翻堆,直至发酵完毕,发酵料无臭味发出、变曲香味即可。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温腐熟精制茶粕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f中后续处理具体包括:
晾晒风干:将发酵完成后的肥料进行自然晾晒干燥,风干至含水量20~30%;
粉碎筛选:将干燥物料粉碎,使其粒径范围可过50~100目筛;
混合造粒:将筛分物料有机肥包裹无机肥制成颗粒进行造粒,包装后即得最终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师范大学,未经贵州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3836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凝土装饰用压模材料
- 下一篇:空气净化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