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人艇集群分布式安全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38174.3 | 申请日: | 202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662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柳春;汪小帆;任肖强;蒲华燕;王曰英;彭艳;谢少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9/40 | 分类号: | H04L9/40;H04W12/126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3 | 代理人: | 李镝的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人 集群 分布式 安全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人艇集群分布式安全控制方法,包括:将无人艇集群系统的波浪扰动模型、复合故障模型与DoS攻击模型进行关联建模,形成综合模型;根据综合模型建立无人艇集群的非周期性DoS攻击模型;以及根据非周期性DoS攻击模型划分的DoS攻击激活和休眠阶段,使得无人艇集群实施基线控制及分布式安全控制之间的切换,以及在DoS攻击休眠阶段进行基于事件触发的无人艇集群可更新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人艇集群分布式安全控 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陆地燃料资源的枯竭,占据地球面积约71%的海洋战略 地位随之不断提高。为充分勘探和开采海洋资源,海洋装备技术的发展不 可或缺。以无人艇(包括水下航行体、水下机器人、水面无人船等)为代表 的海洋智能装备是现阶段海上作业的主要载体。
无人艇的工作范围经常处于环境复杂多变的水域,经常会带给无人艇 不可预知的影响。随着无人艇作业能力的提升,其复杂性随之提高,其安 全保障也得到深入关注。无人艇应尽早发现可能存在的故障,并采取适当、 合理的容错手段,以降低无人艇潜在的风险,而实现其自主故障诊断和容 错控制是无人艇安全航行和作业的核心。
无人艇一般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和互联,而网络化的无人艇很可能因受 到DOS攻击而发生故障。DoS是Denial of Service的简称,即拒绝服务, 造成DoS的攻击行为被称为DoS攻击,其目的是使计算机或网络无法提供 正常的服务。最常见的DoS攻击有计算机网络宽带攻击和连通性攻击。其 中服务资源包括网络带宽,文件系统空间容量,开放的进程或者允许的连 接。这种攻击会导致通信资源的匮乏,无论计算机的处理速度多快、内存 容量多大、网络带宽的速度多快都无法避免这种攻击带来的后果。
网络化无人艇集群若受到物理层复合故障及网络层非周期性DoS攻击 则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艇集群分布式安全控制方法,以解决 现有的网络化无人艇集群受到物理层复合故障及网络层非周期性DoS攻击 无法维持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无人艇集群分布式安全控制方 法,包括:
将无人艇集群系统的波浪扰动模型、复合故障模型与DoS攻击模型进 行关联建模,形成综合模型;
根据综合模型建立无人艇集群的非周期性DoS攻击模型;以及
根据非周期性DoS攻击模型划分的DoS攻击激活和休眠阶段,在无人 艇集群的基线控制与分布式安全控制之间切换,并且在DoS攻击休眠阶段 进行基于事件触发的无人艇集群可更新控制。
可选的,在所述的无人艇集群分布式安全控制方法中,形成综合模型 和非周期性DoS攻击模型包括:
构建无人艇开放和/或动态海洋场景下波浪扰动和/或突变和/或缓变执 行器复合故障和/或非周期性DoS攻击的关联模型;
根据非周期性DoS攻击导致通讯拓扑链路全中断或保持连通的相异激 活和休眠结果,建立无人艇非周期性DoS攻击模型;以及
引入DoS攻击频率以及平均驻留时间指标,构建无人艇集群抗攻击目 标下对非周期性DoS攻击的指标约束条件。
可选的,在所述的无人艇集群分布式安全控制方法中,根据非周期性 DoS攻击模型划分的DoS攻击激活和休眠阶段,使得无人艇集群实施基线 控制及分布式安全控制之间的切换,以及在DoS攻击休眠阶段进行基于事 件触发的无人艇集群可更新控制包括:
从受非周期性DoS激活攻击影响下无人艇的基线安全控制器切换至受 非周期性DoS休眠攻击影响下无人艇的分布式安全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381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