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渗透药物可控释的纳米纱成纱装置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37834.6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72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富军;吴雨格;李超婧;张琳;赵文硕;江晟达;王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D02G3/44 | 分类号: | D02G3/44;D01D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统摄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03 | 代理人: | 杜亚 |
地址: | 2016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渗透 药物 控释 纳米 纱成纱 装置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内渗透药物可控释的纳米纱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静电纺纱过程中,当聚合物纺丝液喷出后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形成中空的锥形纤维网时,向中空的锥形纤维网中添加药物,使药物进入中空的锥形纤维网并在收集辊的牵引下形成纤维束,加捻成纱即得内渗透药物可控释的纳米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渗透药物可控释的纳米纱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聚合物纺丝液的溶质为聚己内酯、聚乙交酯、聚丙交酯或聚乙交酯-丙交酯,溶剂为体积比7:3的二氯甲烷和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溶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渗透药物可控释的纳米纱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聚合物纺丝液的浓度为5~20w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渗透药物可控释的纳米纱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药物为抗生素或生长因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渗透药物可控释的纳米纱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药物的形态为粉末颗粒,粉末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nm~10μ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内渗透药物可控释的纳米纱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药物的添加速度为0.5~10mg/h。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渗透药物可控释的纳米纱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药物的形态为药物溶液,药物溶液的溶剂为乙醇、乙醚或丙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内渗透药物可控释的纳米纱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药物溶液的添加速度为0.5~10ml/h。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渗透药物可控释的纳米纱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成的每克纳米纱中药物含量为1~10mg。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渗透药物可控释的纳米纱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静电纺纱的电压设置为5~20KV,灌注速率为0.5~2.5mL/h,接收距离为10~20cm;喇叭口转速为50~800rpm;收集辊直径为5~20mm,收集辊卷绕速度为2~10rpm;加捻时纳米纱的捻度范围为30~120捻/10cm。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渗透药物可控释的纳米纱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纳米纱的直径为0.100~2.500μm。
12.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内渗透药物可控释的纳米纱成纱装置,包括喇叭口缠绕辊(2)、收集辊(4)、发动机(5)、直流高压发生器和两个喷丝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药物传送装置(1);
喇叭口缠绕辊(2)位于两个喷丝装置之间,药物传送装置(1)位于喇叭口缠绕辊(2)正上方,喇叭口缠绕辊(2)位于收集辊(4)正上方,发动机(5)设置在收集辊(4)一侧;喷丝装置包括注射器,直流高压发生器的正极(6)和负极(8)分别与两个喷丝装置的注射器(7)相连;两个喷丝装置的注射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喇叭口缠绕辊(2)和收集辊(4)位于同一竖直面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内渗透药物可控释的纳米纱成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喷丝装置还包括装载注射器的推进器以及与注射器头端不锈钢管连接的输液管。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内渗透药物可控释的纳米纱成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药物传送装置(1)为注射器或漏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3783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