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蟹种产量的培育蟹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37722.0 | 申请日: | 202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67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昌勃;任黎华;潘云生;李微;蒋明;龚叶平;马庆男;李菲;岳蒙蒙;陆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
主分类号: | A01K61/59 | 分类号: | A01K61/59 |
代理公司: | 江苏海联海律师事务所 32531 | 代理人: | 王燕凤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前***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产量 培育 方法 | ||
1.一种提高蟹种产量的培育蟹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池塘选择、3月份池塘清整、3月底和4月下旬水草栽种、放苗前3天培育天然饵料、5月份苗种放养、养殖管理及起捕收获;所述养殖管理包括采用“四定”投喂法进行饲料投喂、水质调控措施、水草管理措施、增氧措施以及防病措施;根据蟹种大小和水温情况在池塘无水草区域阶梯式投放若干个供蟹种攀爬的培育装置;
所述移栽水草为3月底移栽以水花生为主的水草,按条状布置且每口池塘种植3条,每条宽5-6米;移植时水花生按棵距40厘米行距50厘米布置;4月下旬移栽轮叶黑藻,在种植水花生的空隙处移栽轮叶黑藻,每亩种植100千克;
所述苗种放养的苗种为长江水系亲本繁育大眼幼体苗,选择规格和体色一致且活动能力强的大眼幼体;规格14万只/千克-16万只/千克;每亩放养量为2.5-3.5千克;
所述“四定”投喂法为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投喂饲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蟹种产量的培育蟹种方法,其特征在于:
选择的养殖池塘条件为:池底底质为泥沙质,且淤泥深度不超过30厘米,池塘面积为5-10亩,池塘水深1.2-1.3米;池塘设有用于防逃的铝板,并采用土工膜与聚乙烯网片双层护坡;
所述池塘清整具体包括采用含量为32-35wt%的漂白粉50-55千克/亩带水清塘,将漂白粉均匀溶解于塘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蟹种产量的培育蟹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天然饵料为每亩使用有益菌0.5千克加育藻素1千克,同时泼洒扩繁后的小球藻液0.5千克/亩开始肥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蟹种产量的培育蟹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饲料投喂包括:
早期:大眼幼体放养3天后投喂蛋白含量≧42%的大眼幼体开口专用饲料,每日投喂量占蟹苗总重量的12%-15%,每日投喂2次,上午7:00投喂量占投喂总量的30%,下午17:00投喂量占投喂总量的70%;7天后投喂蛋白含量≧40%的幼蟹专用料,每日投喂量占蟹苗总重量的8%-12%,并根据摄食情况增减投喂量;
中期:7-8月,蟹种规格在300-500只/千克时,投喂蛋白含量在32%-36%的饲料,每天勤查饵料台,观察吃食情况,每口池塘设置饵料台3只,每只60厘米*60厘米;
后期:9-10月,蟹种规格到达80-300只/千克时加大投喂量,且饲料蛋白含量提高到40%,10月底开始投喂黑水虻育肥。10月初开始及时采用地笼和人工方法捕捞绿蟹,避免残杀黄蟹,同时减少绿蟹的吃食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扣蟹成活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蟹种产量的培育蟹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质调控措施为:5月初苗种放养时水位控制在40-60厘米,7-8月水位在100-120厘米,9-10月水位在80-100厘米,12月至次年2月水位在120厘米以上;5-6月使用小球藻、育藻素及有益菌肥水调水,7-8月使用小球藻、光合细菌芽孢杆菌调节水质,9-10月使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调节水质;每7-10天使用一次生物底改;每口池塘每日的换水量在8-12厘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蟹种产量的培育蟹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草管理措施包括:5月份,当4期蟹苗将轮叶黑藻采食完时及时捞出下风处的轮叶黑藻根茎部分;6月中旬后稀疏水花生;9月每亩使用50克杀虫剂喷洒在水花生叶面上以防治水花生叶甲虫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蟹种产量的培育蟹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增氧措施:在池塘内使用增氧设备,6月中旬开始在晴天中午增氧2-3小时并且每天凌晨12:00-8:00增氧,使水体24小时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未经昆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3772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