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食品安全检测仪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37567.2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13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陈道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美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G01N21/01;G01N33/559 |
代理公司: | 宁波甬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8 | 代理人: | 张岩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食品安全 检测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食品安全检测仪:包括壳体和显示屏;壳体内设有分光光度检测机构和胶体金检测机构;分光光度检测机构包括光源、光信号探测器和信号处理器;壳体上设有若干个供比色皿插入的比色池,光源包括发光体和若干个与比色池一一对应的光纤,光纤的第一端与发光体连接,光纤的第二端设置在比色池的一侧;光信号探测器设置在比色池的另一侧,用于探测光纤传出的光,并将探测到的信号传输至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器将分析得到的数据传输到显示屏显示。通过分光光度检测机构中的发光体和若干个光纤的配合,将发光体发出的光传递到各个比色池,所有比色池上的光源均来自一个发光体,发出的光波一致,从而保证多个样品的检测结果更加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讲的是一种多功能食品安全检测仪。
背景技术
由于近年来频繁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如食品中的农药或兽药残留超标、滥用添加剂等情况,使得人们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为了消除食品中隐藏的安全风险,对食品进行污染物残留检测是非常必要的。食品安全检测手段有很多,例如光谱检测、胶体金检测等,为了能够更方便对食物样品的不同参数进行检测,人们设计了一种能够同时进行光谱检测和胶体金检测的多功能食品安全检测仪,使用起来更加方便,且分析检测技术准确、可靠。
然而在进行光谱检测的时候,常常需要检测多个样品,为了能够快速检测,通常会在检测仪上设置若干个供比色皿插入的比色池,每个比色池的两侧都需要装配一个光源和光信号探测器,光源穿过比色池内的比色皿后被光信号探测器探测,经信号处理器分析后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但是光源(例如卤素灯)容易受到电流的影响,而且各个光源之间发出的光波也会存在一些细小的偏差,这就容易导致各个样品检测的结果不一致,容易出现误差。另外,在进行胶体金检测时也会出现一些问题,为了保证摄像头对胶体金检测卡的显色区域进行准确的图像采集,摄像头旁常会配置灯光,并照向检测卡的可视窗区域,以增加拍摄的清晰度,但是现有的检测仪一般采用手动插入检测卡的方式进样,而灯光发出的光又是朝向一个方向的,如果反应标识线与摄像头的位置出现偏差,则可能会导致出现阴影,从而影响检测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一次检测多个样品且检测结果一致、准确的多功能食品安全检测仪。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多功能食品安全检测仪:包括壳体及连接在壳体上的显示屏;所述壳体内设有分光光度检测机构和胶体金检测机构;
所述分光光度检测机构包括光源、光信号探测器和信号处理器;所述壳体上设有若干个供比色皿插入的比色池,所述光源包括发光体和若干个与比色池一一对应的光纤,所述光纤的第一端与发光体连接,所述光纤的第二端设置在比色池的一侧;所述光信号探测器设置在比色池的另一侧,用于探测光纤传出的光,并将探测到的信号传输至信号处理器,所述信号处理器将分析得到的数据传输到显示屏显示;
所述胶体金检测机构包括摄像头和图像分析处理器,所述壳体上设有至少一个供胶体金检测卡插入的插槽,所述摄像头设置在插槽的一侧,用于采集插槽内胶体金检测卡上的图片信息,并将采集到的图片信息传输至图像分析处理器,所述图像分析处理器将分析得到的数据传输至显示屏显示。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发明一种多功能食品安全检测仪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分光光度检测机构中的发光体和若干个光纤的配合,将发光体发出的光传递到各个比色池,无需在每个比色池上配备发光体,从而节约生产成本;由于所有比色池上的光源均来自一个发光体,发出的光波一致,从而保证多个样品的检测结果更加准确。
作为优选,所述发光体上套设有空心套筒,所述光纤的第一端均与空心套筒连接,并延伸至空心套筒内。空心套筒套在发光体上,可以使空心套筒内的光纤接收到的光波一致。
作为优选,所述比色池为两列八孔位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美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美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375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