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耦合电储热的多源蓄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35717.6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4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戴义平;徐孟娟;张一岑;宫啸宇;张嘉耕;赵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B41/02 | 分类号: | F04B41/02;F04B39/06;F01D15/10;F01K7/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段俊涛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耦合 电储热 蓄热 压缩空气 系统 | ||
一种耦合电储热的多源蓄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包括压缩机,压缩机的出口经冷却器的热侧通道接储气罐的进口,储气罐的出口经节流阀、第一换热器的冷侧通道、第二换热器的冷侧通道接透平的进口,透平接发电机驱动其发电;冷却器的冷侧通道与第一热罐、第一换热器的热侧通道以及第一冷罐依次连接组成低温蓄热回路;第二换热器的热侧通道与第二冷罐、电加热装置以及第二热罐依次连接组成高温蓄热回路。本发明设置有两个蓄热回路,能够更好地分别匹配高温和低温换热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可减少换热过程中的换热温差,同时充分利用电加热装置提高储能过程消纳多余电能的能力,并提高透平进口处空气的温度,可提高系统做功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储能技术领域,涉及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耦 合电储热的多源蓄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
背景技术
风能和光能等可再生能源具有间歇性和波动性的特点,造成了大量的“弃 风、弃光”现象,储能系统能在电力过剩时将电能转化成其它能量进行存储, 在电力不足时将储存的能量释放转化成电能,能够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波动 性带来的并网问题;此外,储能系统还能改善电网电能的质量和提高机组运行 的安全性。
抽水蓄能和压缩气体储能是两种最有前途的大规模物理储能方式。其中, 抽水蓄能由于其循环效率高,技术成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抽水 储能需要建在有地理高度落差的水源丰富的地方,其建址受到了限制,不能随 意扩展。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由于其建设周期短、启动快等特点,可用作给新能 源电站配备的储能系统,也可用作电网的调频,近年来发展迅速。在现有压缩 空气储能系统中,常见的有非绝热和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非绝热的压缩空 气储能系统需要化石燃料在释能阶段给空气加热,对环境不友好,并且循环效 率较低。非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存储了压缩气体过程中的热量,在释能阶段 给空气加热,推动透平做功,通过回收利用压缩热提高了循环效率,同时摒弃 了化石燃料,但是由于压缩热量的温度有限,导致透平做工能力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耦合电储热的 多源蓄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其工作方法,以解决上述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 问题;本系统设置有两个蓄热回路,能够更好地分别匹配高温和低温换热过程 中温度的变化,可减少换热过程中的换热温差,并且充分利用电加热装置的能 量提高透平进口处的空气温度,从而提高系统的发电能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耦合电储热的多源蓄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 的出口经冷却器的热侧通道接储气罐的进口,储气罐的出口经节流阀、第一换 热器的冷侧通道、第二换热器的冷侧通道接透平的进口,所述透平接发电机驱 动其发电;
所述冷却器的冷侧通道与第一热罐、第一换热器的热侧通道以及第一冷罐 依次连接组成低温蓄热回路;
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热侧通道与第二冷罐、电加热装置以及第二热罐依次连 接组成高温蓄热回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机和冷却器均有N个,N≥1,每一级压缩机的 出口通过一级冷却器的热侧通道接下一级压缩机的进口,最后一级压缩机的出 口通过最后一级冷却器的热侧通道接储气罐的进口,各冷却器的冷侧通道串联 接入所述低温蓄热回路。
在一个实施例中,各压缩机同轴布置,并以电动机驱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经压缩机和冷却器进入所述储气罐(8)中的气体的压力 为10MPa,温度为2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平有M个,M≥1,每一级透平的出口通过一级换 热器的冷侧通道接下一级透平的进口,换热器的热侧通道与第二换热器的热侧 通道连接形成回路,第二换热器的冷侧通道接第一级透平的进口,各级透平接 发电机驱动其发电。当M=2时,第一透平和第二透平的膨胀比分别为4和15。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热罐、第一冷罐存储的介质为导热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357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