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废液处理的自动过滤配比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35023.2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728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少;张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凯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0 | 分类号: | C02F9/00;B01F35/21;B01F35/71;B01F35/80;C02F1/00;C02F1/32;C02F1/40;C02F1/24 |
代理公司: | 广东科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71 | 代理人: | 卢斌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废液 处理 自动 过滤 配比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废液回收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用于废液处理的自动过滤配比设备,包括机体、油污分离单元、细渣处理单元以及配比单元,所述油污分离单元、细渣处理单元以及配比单元均设置于所述机体内,所述油污分离单元用于把废液中的油与液体进行分离,所述细渣处理单元用于清除经油污处理后的液体内的细渣,所述配比单元用于对处理细渣后的液体与药剂进行配比混合,经配比混合后的液体被输出后进行重新使用。本发明通过在机体内设置有油污分离单元、细渣处理单元以及配比单元,使得本发明能够对废液进行油污分离、细渣处理后与对应药剂进行配比,即一体式实现了对于废液的处理和重新利用的效果,提升了效率且降低了对于空间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液回收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用于废液处理的自动过滤配比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的废液回收处理,通常是把油污分离、废渣处理等工艺分别采用不同的装置实现,这种方式导致废液处理的周期较长,以及各装置所需要的总空间也较大,使得成本升高而不便于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废液处理的自动过滤配比设备,结构紧凑且能够实现对于废液的自动过滤和配比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废液处理的自动过滤配比设备,包括机体、油污分离单元、细渣处理单元以及配比单元,所述油污分离单元、细渣处理单元以及配比单元均设置于所述机体内,所述油污分离单元用于把废液中的油与液体进行分离,所述细渣处理单元用于清除经油污处理后的液体内的细渣,所述配比单元用于对处理细渣后的液体与药剂进行配比混合,经配比混合后的液体被输出后进行重新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油污分离单元包括负压抽取机构以及油污分离结构,所述负压抽取机构外接回收池,负压抽取机构用于把回收池内的废液抽入油污分离结构;所述油污分离结构用于把废液进行油污分离,并把分离后的油传输至外界的废油桶,以及把分离后的液体回流入回收池内。
更进一步的,所述负压抽取机构包括抽取箱、单向阀以及隔板,所述抽取箱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外接负压气源的负压接口,所述单向阀设置有所述抽取箱的一侧,所述抽取箱的侧边还设置有用于与外界的回收池连通的进水口,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抽取箱内,所述隔板位于所述进水口的上方,所述隔板与所述负压接口之间具有用于让负压气体流通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与所述负压接口错位设置。
更进一步的,所述油污分离结构包括过滤机构和分离机构,所述过滤机构用于把废液中的油进行过滤,所述分离机构用于把经分离后的废液进行水油分离后分别输出至外界;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分离容器和过度容器,所述过度容器位于所述分离容器与所述分离机构之间,所述分离容器的底部设置有多个过滤孔,废液经过滤孔进行分离后进入所述过度容器;所述过度容器的底部设置有传输口,所述传输口用于把废液自所述过度容器传输至所述分离机构。
优选的,所述分离机构包括分离容器、均设置于所述分离容器的隔离件以及遮挡件,所述遮挡件设置于所述隔离件的顶部,所述隔离件、所述遮挡件以及所述分离容器之间形成用于让水进入的进水间,所述隔离件设置有冒水孔,所述冒水孔位于所述进水间的正上方,所述分离容器设置有用于排出油污的出油口以及用于排出水的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冒水孔对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细渣处理机构包括处理槽、输水结构、气浮机构以及刮渣结构,所述处理槽经输水结构外接回收池,气浮机构用于往处理槽内输入气泡,该气泡用于吸附处理槽内液体中所混合的细渣并带动细渣上浮至液体表面;刮渣结构用于刮除液体表面的细渣。
更进一步的,所述气浮机构包括气浮器以及调压器,所述气浮器安装于处理槽的底部,气浮器经调压器外接气源,气浮器表面具有多个微孔,气源往气浮器内输入的气体经微孔后形成气泡并输出至处理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凯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凯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350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区块链的限时加解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并联LED灯串安全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