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象存储桶的数据访问方法以及云管理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34998.3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66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白平昌;陈智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7/1097 | 分类号: | H04L67/1097;H04L67/1095;H04L9/4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闵晶晶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阳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象 存储 数据 访问 方法 以及 管理 平台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对象存储桶的数据访问方法以及云管理平台,云管理平台可代替租户实现数据的自动管理,从而减少租户的操作量,提高用户体验。本申请的方法包括:云管理平台通过上传接口接收位于第一地理区域的第一客户端上传的第一数据后,云管理平台可将第一数据存储在位于第一地理区域的站点的第一对象存储桶中,并为第一数据设置第一访问域名。当云管理平台接收位于第二地理区域的第二客户端发送的针对第一访问域名的数据访问请求时,云管理平台将存储在第一对象存储桶中的第一数据拉取到位于第二地理区域的站点的第二对象存储桶中以供第二客户端访问。
本申请要求于2021年12月16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2111540737.9、申请名称为“基于对象存储服务OBS的全域云存储系统”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云管理平台的对象存储桶的数据访问方法以及云管理平台。
背景技术
云存储(cloud storage)是在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概念上延伸和发展出来的概念,可以实现规模效应,提高存储效率,降低运维成本。随着云存储技术的发展和推广,越来越多的企业与个人用户选择将数据存储于云存储系统,云存储系统性能成为用户选择云存储系统时关注的焦点。
目前,云存储系统可包含部署于不同地理区域的多个站点,租户的数据可存储于位于某个地理区域(租户当前接入的区域)的站点中。在租户移动至另一地理区域后,若租户需要使用已存储的数据,则需要管理数据所在的地理区域,则需要手动发起迁移请求,以将数据从位于用户之前接入的地理区域的站点迁移至位于用户当前接入的地理区域的站点,从而实现数据的管理和后续获取。
可见,当租户要管理数据所在的地理区域时,需要租户自身发起迁移任务来实现数据的迁移,在这个过程中,租户需要付出较多的操作,导致用户体验不佳。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象存储桶的数据访问方法以及云管理平台,云管理平台可代替租户实现数据的自动管理,从而减少租户的操作量,提高用户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云管理平台的对象存储桶的数据访问方法,该方法包括:
当位于第一地理区域的某个租户需要在云端存储第一数据时,云管理平台可向该租户所使用的第一客户端设备提供上传接口,故该租户可通过第一客户端可向上传接口发送第一数据,以使得云管理平台通过上传接口接收第一客户端上传的第一数据。接收第一数据后,云管理平台可确定该租户所使用的第一客户端位于第一地理区域,故可将第一数据存储在第一地理区域的站点的第一对象存储桶中,并为第一数据设置第一访问域名。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访问域名可用于访问第一对象存储桶,以获取第一对象存储桶中的第一数据。
当该租户位于第二地理区域时,若发现自身需要访问第一数据,该租户可通过第二客户端向云管理平台提供的数据获取接口,输入针对第一访问域名的数据访问请求,以使得云管理平台通过数据获取接口接收第二客户端发送的数据访问请求。那么,云管理平台可基于该数据访问请求,可确定第二客户端需要访问作第一对象存储桶中的第一数据,故云管理平台可从位于第一地理区域的站点的第一对象存储桶中,将第一数据拉取到位于第二地理区域的站点的第二对象存储桶中,那么,该租户后续可通过第二客户端访问第二对象存储桶中的第一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349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谱仪以及用于估计生物信息的设备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农作物秧苗定位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