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掺烧污泥的燃煤锅炉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34991.1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885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正阳;章华熔;陈菲琳;张小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5/02 | 分类号: | F23C5/02;F23C5/32;F23C7/00;F23C1/02;F23K1/00;F23G7/00;F23G5/033;F23G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 |
地址: | 364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燃煤 锅炉 系统 | ||
1.一种掺烧污泥的燃煤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炉膛(1)、煤粉燃烧设备(2)和污泥燃烧设备(3);
所述炉膛(1)的截面为方形结构,所述炉膛(1)的四个角墙(12)分别设有所述煤粉燃烧设备(2),所述炉膛(1)相对设置的两对边墙(11)中,至少一对所述边墙(11)分别设有所述污泥燃烧设备(3);
所述煤粉燃烧设备(2)包括主燃烧段(21),所述主燃烧段(21)沿高度方向布置有煤粉喷口(22)、煤粉辅燃风喷口(23)和油风喷口(24),所述煤粉喷口(22)用于向所述炉膛(1)内喷入煤粉,所述煤粉辅燃风喷口(23)用于向所述炉膛(1)内喷入风,所述油风喷口(24)用于向所述炉膛(1)内喷入风和油;
所述污泥燃烧设备(3)位于所述主燃烧段(21)的上方,所述污泥燃烧设备(3)设有污泥喷口(31)和污泥辅燃风喷口(32),所述污泥喷口(31)用于向所述炉膛(1)内喷入污泥,所述污泥辅燃风喷口(32)用于向所述炉膛(1)内喷入风;
同一高度截面内,相对设置的两组喷口的轴线平行,且所述方形结构的中心至各所述喷口的轴线之间的距离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烧污泥的燃煤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粉燃烧设备(2)还包括沿高度方向分离布置的第一风口(25)和第二风口(26),所述第一风口(25)位于所述主燃烧段(21)的顶端,所述第二风口(26)位于所述第一风口(25)的上方,所述第一风口(25)和所述第二风口(26)分别设有用于向所述炉膛(1)内喷入燃尽风的喷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掺烧污泥的燃煤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燃烧段(21)的喷口的轴线与所述方形结构的中心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一风口(25)的喷口的轴线与所述方形结构的中心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二风口(26)的喷口的轴线与所述方形结构的中心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掺烧污泥的燃煤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污泥处理器(4),所述污泥处理器(4)包括干燥风源(41)和磨粉机(42),所述磨粉机(42)内设有磨辊(46),所述磨粉机(42)设有污泥入口(43)和污泥出口(44),所述干燥风源(41)能够向所述磨粉机(42)内通入干燥风;
由所述污泥入口(43)通入所述磨粉机(42)内的污泥,能够被干燥并在所述磨辊(46)的作用下与所述干燥风混合,且混合后的混合物能够由所述污泥出口(44)通入所述污泥燃烧设备(3)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掺烧污泥的燃煤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磨粉机(42)还设有加料口(45),所述加料口(45)用于向所述磨粉机(42)内加入石英砂或白云石。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掺烧污泥的燃煤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风源(41)包括混合器(411)以及与所述混合器(411)连通的炉烟管(412)和通风管(413),所述炉烟管(412)能够向所述混合器(411)内通入脱硫前炉烟,所述炉烟管(412)设有增压风机(414),所述热风管设有电动调节机构(415)和阀门(416)。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掺烧污泥的燃煤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燃烧设备(3)还包括第一分离装置,所述第一分离装置用于分离由所述污泥处理器(4)通入的混合物,以形成浓污泥射流(33)和稀污泥射流(34),所述污泥燃烧设备(3)的污泥喷口(31)包括用于喷射浓污泥射流(33)的浓污泥喷口(311)及用于喷射稀污泥射流(34)的稀污泥喷口(312),所述稀污泥喷口(312)沿所述浓污泥喷口(311)的周向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掺烧污泥的燃煤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粉燃烧设备(2)还包括第二分离装置,所述第二分离装置用于分离煤粉以形成浓煤粉射流和稀煤粉射流,所述煤粉燃烧设备(2)的煤粉喷口(22)包括用于喷射浓煤粉射流的浓煤粉喷口(221)及用于喷射稀煤粉射流的稀煤粉喷口(222),所述浓煤粉喷口(221)和所述稀煤粉喷口(222)在同一高度并列设置,使得在所述炉膛(1)内稀煤粉射流位于浓煤粉射流的外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3499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