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换电时的二次加解锁方法及二次加解锁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34777.6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336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钟益晴;邱胜国;彭海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80 | 分类号: | B60L53/8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冯瑞 |
地址: | 215299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电时 二次 解锁 方法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电时的二次加解锁方法及二次加解锁控制系统,当接收到换电系统的认帽失败数据后进行二次认帽,当接收到换电系统的解锁失败数据后进行二次解锁,当接收到换电系统的加锁失败数据后进行二次加锁,当接收到换电系统的电池拆卸失败数据后进行二次解锁确认,当接收到换电系统的电池安装失败数据后进行二次加锁确认。利用二次加解锁的方式,提高了换电站换电效率,降低了加解锁的故障率,同时也节省了加解锁过程中因为异物或锁体卡顿导致的误判故障而多出的人为干预时间。该发明在换电站中率先使用的二次加解锁确认功能,也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换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电时的二次加解锁方法及二次加解锁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目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电力补给方式一般分为带车插充和更换电池两种方式,其中插充方式有慢充和快充两种模式。采用插充方式,存在如下缺陷:1、电池的初期投资成本较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电动汽车的普及;2、充电时间太长,至少要2~4小时,与普通汽车的加油相比,电动汽车补给能源所花费的时间太长,非常不便捷,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而快充模式对电池会有较大损伤,导致缩短电池的使用寿命。采用“车电分离”的换电模式,通过集中充电,可以有效地解决带车插充问题。
电动汽车的“换电模式”正在不断加快推广,而在电动汽车“换电模式”中,电池加解锁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加解锁的效果和电动汽车品质与安全息息相关,因此对于电池加解锁环节的管控也就成为了一个日益重要的任务。传统的“换电模式”中,比较常用的方式是利用电机带动固件进行加解锁操作,并判断旋转的圈数或扭力值来判定加解锁是否成功,这种做法最为简单,但是却忽略了锁体上异物或锁体卡顿引起的加解锁失败,从而影响了换电成功率,降低了换电效率,增加了运营商的运营成本以及影响了用户的换电体验感。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提供一种换电时的二次加解锁方法及二次加解锁控制系统,提高了换电成功率和换电效率,降低了运营商的运营成本,增强了用户的换电体验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第一种换电时的二次加解锁方法,包括二次认帽流程,所述二次认帽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S11、一主控模块接收换电系统的认帽失败数据后,向一二次认帽模块发送二次认帽指令;
S12、所述二次认帽模块接收到所述主控模块下发的二次认帽指令后,控制换电机器人的抬升机构下降以使加解锁机构脱离电池锁体;
S13、所述换电机器人的抬升机构下降到设定位置后,所述二次认帽模块控制所述换电机器人的加解锁机构以任意方向和角度旋转;
S14、所述换电机器人的加解锁机构旋转结束后,所述二次认帽模块控制所述换电机器人的抬升机构上升以使加解锁机构插入电池锁体;
S15、所述换电机器人的抬升机构上升到设定位置后,所述二次认帽模块控制所述换电机器人的加解锁机构执行认帽动作;
S16、所述换电机器人的加解锁机构认帽完成后,所述二次认帽模块将其运行数据上传给所述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将所述二次认帽模块的运行数据发送给所述换电系统。
本发明还提供第一种换电时的二次加解锁控制系统,用于实施如上所述的二次加解锁方法,所述二次加解锁控制系统包括主控模块和二次认帽模块,所述主控模块用于接收换电系统的认帽数据、向所述二次认帽模块发送二次认帽指令以及向所述换电系统反馈所述二次认帽模块的运行数据,所述二次认帽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二次认帽指令执行二次认帽的逻辑控制,控制换电机器人的加解锁机构和抬升机构进行二次认帽的动作流程,并将二次认帽模块的运行数据上传至所述主控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347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内科康复护理的肺部辅助理疗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更换气瓶的气体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