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及浮法玻璃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33468.7 | 申请日: | 2018-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07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冈本行勉;德田直太;岩崎泰博;小室泰生;畑野慎二;泷口哲史;犬塚顺三;小林裕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AGC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3B18/02 | 分类号: | C03B18/02;C03B18/1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刘多益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制造 装置 方法 | ||
浮法玻璃制造装置,该装置具有容纳熔融金属的浴槽和从下游侧冷却作为所述浴槽的下游端部的出口壁的冷却板,所述熔融金属供从上游侧向下游侧流动的同时被成形为板状的熔融玻璃浮动,所述冷却板具有设置在所述出口壁的宽度方向的最外侧的一对外侧冷却部和设置在所述出口壁的宽度方向的最内侧的一对内侧冷却部,所述一对外侧冷却部和所述一对内侧冷却部独立地具有制冷剂的流道,从所述熔融玻璃的流动方向观察时,所述流道以所述出口壁的宽度方向中心为中心按线对称方式配置,所述一对内侧冷却部的上端部分别供所述制冷剂从所述宽度方向的内侧向所述宽度方向的外侧流动。
本申请是国家申请号为201810123544.5的标题为“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及浮法玻璃制造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及浮法玻璃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浮法玻璃制造装置为了防止浮槽的终端框体的变形,在框体的外部表面设置框体变形防止用夹套。夹套具有入口端口和出口端口,在入口端口和出口端口之间设置气体通路。从气体供给源向入口端口供给诸如氮气这样的惰性气体,通过气体通路来循环惰性气体后,从出口端口排出惰性气体。图示了2条气体通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1-25189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浴槽也称作浮槽,用于容纳熔融金属,所述熔融金属供从上游侧向下游侧流动的同时被成形为板状的熔融玻璃浮动。浴槽在下游端部具有出口壁。出口壁的上表面略高于熔融金属的液面。其高低差尽可能地设定为低值,使得能够将玻璃带从熔融金属缓缓拉起。
出口壁的温度存在出口壁的上表面的宽度方向中心部的温度最高的倾向。出口壁的温度差异越大,则出口壁的下表面的形变越大,其结果是,出口壁的上表面的形变增加。
从而,为了降低出口壁的温度差异,使用从下游侧冷却出口壁的冷却板。藉此可抑制出口壁的上表面的形变,能够抑制熔融金属从出口壁的上表面的泄漏。
然而,由于显示装置的大屏化等而寻求大面积的玻璃板。为了制造大面积的玻璃板,需要扩大玻璃带的宽度,从而需要扩大出口壁的宽度。
为了应对出口壁的宽度的扩大,要求对冷却板的结构进行改进。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熔融金属从浴槽的泄漏的浮法玻璃制造装置。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浮法玻璃制造装置,该装置具有:容纳熔融金属的浴槽,所述熔融金属供从上游侧向下游侧流动的同时被成形为板状的熔融玻璃浮动,以及,从下游侧冷却作为所述浴槽的下游端部的出口壁的冷却板;
所述冷却板具有设置在所述出口壁的宽度方向的最外侧的一对外侧冷却部和设置在所述出口壁的宽度方向的最内侧的一对内侧冷却部;
所述一对外侧冷却部和所述一对内侧冷却部独立地具有制冷剂的流道,从所述熔融玻璃的流动方向观察时,所述流道以所述出口壁的宽度方向中心为中心按线对称方式配置。
发明效果
利用本发明的浮法玻璃制造装置,能够抑制熔融金属从浴槽的泄漏。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实施方式的浮法玻璃制造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从下游侧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冷却板的内部结构时的图。
图3是从下游侧观察第二实施方式的冷却板的内部结构时的图。
图4是从下游侧观察第三实施方式的冷却板的内部结构时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AGC株式会社,未经AGC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334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