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小口径高压球阀的浮球式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33014.X | 申请日: | 202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09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鲁凯义;伍来智;尹嵘;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九江分部 |
主分类号: | F16K5/06 | 分类号: | F16K5/06;F16K5/08;F16K27/06;F16K2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姜海荣 |
地址: | 332007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小口径 高压 球阀 浮球式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小口径高压球阀的浮球式结构,包括主阀体、侧阀体、阀座、阀球、和阀杆组件。主阀体与侧阀体密封装配,并形成阀体中腔,阀球安置在阀体中腔内,阀座装配在阀体和侧阀体的环形安装槽中,阀座与阀球接触的一面为弧形面,与阀体接触的一面留有间隙。阀杆组件由主阀体上的装配孔插入主阀体,下端与阀球上的键槽键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依靠阀座弹性变形产生的回复力,可以补偿温差、压力、磨损等外界条件变化对球阀密封性能的影响,保证密封的可靠性,提高了球阀的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小口径高压球阀的浮球式结构,属于阀门领域。
背景技术
浮动式球阀的密封性能是其关键特性。为保证密封性能,目前大多数球阀通过提高预紧力来保证其在低压下的密封性。
如实用新型CN201320519763.8一种预紧力可调的球阀,实用新型CN201721054350.1一种可调节预紧力的上装式球阀,以及实用新型CN201920829164.3一种可调节预紧力的上装式球阀。均是通过调节预紧力来改变密封性。然而在高压时,虽然密封性能满足要求,但操作力矩大大增加,导致开启困难。常规阀座材料不仅摩擦系数大,并且在高频率的启闭过程中极易磨损,还可能产生蠕变,极大减小了阀门使用寿命。另外,阀杆与阀体之间的摩擦也会增大开启力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小口径高压球阀的浮球式结构,利用留有缝隙的阀座减小阀座和球体之间的挤压应力,旨在解决现有浮动式球阀存在的阀座密封性能差、易磨损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适用于小口径高压球阀的浮球式结构包括,主阀体,所述主阀体的一侧面设有用于形成所述阀体内腔的开口槽,所述主阀体沿所述开口槽槽底至主阀体另一侧面开设有主阀流体通道;
侧阀体,所述侧阀体与所述主阀体上的开口槽的槽口端密封装配且沿着所述主阀流体通道轴线方向开设有侧阀流体通道;
阀座,所述阀座上设有流体通道且同轴装配在所述主阀体和所述侧阀体对应所述阀体内腔的一侧端;
阀球,所述阀球位于所述阀体内腔且适配转动限位在阀座上且沿阀球的径向开设有流体通孔,所述阀球上还设有开口向上的键槽;
阀杆组件,所述主阀体上对应所述阀体内腔的位置且沿着垂直所述主阀流体通道的方向开设阀杆装配孔,所述阀杆组件装配在所述阀杆装配孔且且其一端键连接在所述键槽内。
本发明提供的小口径高压球阀的低压时,在阀座变形产生的预紧力作用下,阀座被紧密压在球面上,使球阀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高压时,球体在流体流动方向产生位移,使它与阀后阀座密封面更紧密地接触,获得良好密封性能;同时,阀座弹性变形而形成的弹力能对阀座的磨损进行自动补偿。
进一步地,阀杆自外端至内端依次设有第一环形凹槽、第二环形凹槽和第三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第二环形凹槽、第三环形凹槽均套有O型橡胶密封圈。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和第三环形凹槽之间的所述阀杆上沿其径向延伸有环形凸台,所述推力轴承的下圈压紧在所述环形凸台上且其上圈由压盖压紧。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三组环形凹槽以及嵌在其中的密封圈,保证阀杆组件和阀体的密封性。
进一步地,所述推力轴承套在阀杆中段,所述推力轴承的下圈压住所述阀杆的第二环形凹槽上方的环形凸台,所述推力轴承的上圈由压盖压紧。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推力轴承减小阀杆组件与阀体之间的摩擦,保证回转精度,并且可以承受高压介质对阀杆产生的轴向推力,从而减小开启力矩。
进一步地,所述压盖为一个圆环,在所述压盖的上端设有沿其径向延伸的外沿,所述外沿上设有一圈螺孔,所述压盖压在所述推力轴承上,并通过螺栓与主阀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九江分部,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九江分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330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