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止血贴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32521.1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42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先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32 | 分类号: | A61B17/132;A61F1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海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357 | 代理人: | 庞启成 |
地址: | 63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止血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止血贴,包括止血贴本体,止血贴本体上设置有止血棉、调压装置和拉环,在对患者出血点进行止血时,止血贴本体能粘贴在患者皮肤上,且止血棉位于出血点处,推拉拉环能使拉环控制调压装置,调压装置能调节止血棉对出血点的压力,使出血点受压止血。在本申请的方案中,在使用该止血贴进行止血时,能为出血点提供相适配的按压力度,避免出血点以及出血点附近的皮肤承受过大的压力,能根据患者出血点处的出血量和出血程度来调节止血棉对出血点的压力,能减轻甚至避免对患者出血点及出血点附近造成的淤青;能避免操作者对止血贴进行按压,能降低患者止血过程中的疼痛感和不适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止血贴。
背景技术
通常在对患者身体上的诸如抽血后的较大出血点进行止血时,需要使用较大的力度配合止血贴对出血点进行按压,以此降低出血点的出血量,进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虽然目前使用止血贴对出血点进行止血具有较好的效果,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目前的止血贴还存在着不足,具体在于:
在对患者的出血点进行止血时,通常是先使用止血棉球对出血点进行按压,然后将与止血棉球相配套的粘贴带粘贴在患者皮肤上,使得止血棉球固定在出血点处,然而目前的止血贴难以根据患者出血点处的出血量和出血程度来调节止血棉球对出血点处的挤压力度,难以使出血点处的皮肤受压程度根据止血的恢复过程进行调节,尤其是对于需要长时间进行止血的部位,若不能根据出血点的恢复情况来调节对出血点进行止血的按压力度,会使出血点附近的皮肤受到的非必要的受压程度和受压时间增大,其中非必要指的是出血点附近的皮肤所受到的超过与出血点出血情况相适配的压力的压力;同时现在虽然有一些止血贴能调节对出血点的挤压力度,如中国专利申请CN201510066229.X所公开的可调压力的止血贴,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采用该可调压力的止血贴进行止血时,需要对按压栓进行按压,使卡槽与相适配的卡扣相互配合,由于人体皮肤具有弹性,采用对按压栓进行按压的方式进行按压力度的选取时,会使出血点及出血点附近的皮肤受压,会使得在按压按压栓进行卡槽与卡扣的配合过程中,出血点所受到的按压力度是合适的,但是在撤出人力后,皮肤回弹,会使出血点及出血点附近所受到的按压力度偏大,进而增加患者伤口附近出现淤青的可能性,同时也不利于对该可调压力的止血贴的按压力度的调节。
所以,基于上述问题,目前亟需设计一种止血贴,以解决上述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止血贴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止血贴,以解决上述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止血贴,包括止血贴本体,所述止血贴本体上设置有止血棉、调压装置和拉环,在对患者出血点进行止血时,所述止血贴本体能粘贴在患者皮肤上,且所述止血棉位于所述出血点处,推拉所述拉环能使所述拉环控制所述调压装置,所述调压装置能调节所述止血棉对所述出血点的压力,使所述出血点受压止血。
作为本申请优先的技术方案,所述调压装置包括调压块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止血贴本体连接,所述止血棉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止血贴本体与所述固定板之间存在间隙,所述调压块处在所述止血贴本体与所述固定板之间,所述拉环连接所述调压块并能推拉所述调压块移动,使所述调压块改变所述止血贴本体与所述固定板间的距离,用于调节所述止血棉对所述出血点的按压力度。
作为本申请优先的技术方案,所述拉环上设置有呈环形的环形圈,操作者能用手指伸入并接触所述环形圈,并控制所述拉环的推拉。
作为本申请优先的技术方案,所述止血贴本体上设置有两个所述拉环,所述拉环与所述调压块相适配,且两个所述拉环关于所述连接件对称设置,使操作者能使用方向互为相反的力同时推拉两个所述拉环,使所述调压块移动并改变所述止血贴本体与所述固定板间的距离。
作为本申请优先的技术方案,所述拉环设置在所述止血贴本体上的设置有所述调压块的背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未经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325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器室内机
- 下一篇:一种硅酸乙酯类高温应变胶的制备方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