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超导线缆的配电增效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32389.4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98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黄杨珏;姚瑶;吕鸿;汪进锋;彭发东;夏亚君;陈鹏;朱远哲;金杨;朱家华;刘文晖;王志华;谢志文;尹海庆;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超导 线缆 配电 增效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超导线缆的配电增效系统,所述配电增效系统包括变电站、若干个超导传输组件、第二母线和配电模块;变电站包括若干个变压转换单元和第一母线;变压转换单元的第一端与第一母线相连,第二端与第二母线连接;超导传输组件包括第一常合开关、超导线缆和第二常合开关,三者依次相连;第一常合开关的第一端为组件输入端,与第二母线连接,第二常合开关的第二端为超导传输组件输出端,与配电模块第一端连接;配电模块第二端与用电侧负载相连,用于为所述用电侧负载供电。相对于现有技术,用低电压等级的超导电缆替代高电压等级的常规电缆,提高了配电线路的容量和安全性,有效降低负载侧降压变电站的建设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网输配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超导线缆的配电增效系统。
背景技术
在城市用电量快速增长、城市用电日益紧张的背景下,配电网规划建设过程中会遇到输电线路通道受限、变电站出线间隔不足及输配电线路损耗过高等问题。现有技术主要采用110kV配电的方式,在用电侧配置高压变压器,但是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危险,占地面积大、损耗能量高,且出线间隔容易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超导线缆的配电增效系统,能在相同出线间隔传输更多电能,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超导线缆的配电增效系统,包括变电站、若干个超导传输组件、第二母线和配电模块;其中,
所述变电站包括若干个变压转换单元和第一母线;
所述变压转换单元用于将第一母线的第一电压转换为第二母线的第二电压,所述变压转换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变电站的第一母线相连,所述变压转换单元的第二端与第二母线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电压大于所述第二电压;
每个所述超导传输组件包括超导线缆、第一常合开关和第二常合开关;其中,所述第一常合开关的第一端为所述超导传输组件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母线连接;所述第一常合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超导线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常合开关的第二端为所述超导传输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配电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常合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超导线缆的第二端相连;
所述配电模块第二端与用电侧负载相连,用于为所述用电侧负载供电。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变压转换单元包括主变压器、第三常合开关和第四常合开关;其中,
所述主变压器的高压端为所述变压转换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母线相连;所述主变压器的低压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常合开关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常合开关的第一端相连;
所述变压转换单元的第二端包括所述第三常合开关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常合开关的第二端;所述第三常合开关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常合开关的第二端分别与相邻两段的第二母线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三常合开关的第二端还与一个所述超导传输组件通过所述第二母线相连;所述第四常合开关的第二端还与另一个所述超导传输组件通过所述第二母线相连。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母线设置有若干第一常开开关,所述第一常开开关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变压转换单元的第二端连接的第二母线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配电模块包括若干个配电单元和若干个第二常开开关;其中,
所述配电单元与所述超导传输组件一一对应,包括一段配电母线和不少于一个第五常合开关;相邻的配电单元通过所述配电母线相连;所述不少于一个第五常合开关的第一端均与所述配电母线相连,所述不少于一个第五常合开关的第二段均与所述用电侧负载相连;每相邻两段的配电母线之间设有一个第二常开开关。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母线上还设置有若干个第三常开开关,所述第三常开开关设置于相邻两个变压转换单元的第一端连接的第一母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323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率医疗器械焊接设备
- 下一篇: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