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络配置方法和界面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32327.3 | 申请日: | 202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45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章宦垟;葛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猫精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60/00 | 分类号: | H04W60/00;H04W24/02;H04W4/02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惠诚律师事务所 11353 | 代理人: | 刘子敬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 配置 方法 界面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网络配置方法和界面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检测所述网络配置设备周围预定范围内的目标设备,以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设备标识,其中,所述目标设备为未加入所述第一网络的设备;根据所述目标设备的设备标识和所述网络配置设备中存储的与所述预定用户账户关联的第一设备列表,确定该目标设备是待配网设备,其中,所述待配网设备是第一设备列表中与所述预定用户账户关联且未加入所述第一网络的设备;对所述目标设备进行网络配置处理,以使得所述目标设备加入所述第一网络。本申请实施例无需任何人工确认操作,就能够实现该设备的自动配网,从而实现了无感配网,大大提升了用户使用智能设备的体验。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络配置方法和界面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智能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越来越多的智能家居产品已经走入千家万户,为用户提供触手可及的智能家居体验。尤其是智能家居产品能够根据用户的指令来自动地替用户执行各种操作,使得用户在日常生活或甚至工作中,可以真正实现“只动嘴”式的智能家居控制。特别是近年来,在智能家居技术借助于网络实现了联网的智能家居服务,从而可以通过彼此连接而使得智能家居产品不仅可以彼此通信,交换信息,而且还可以接收用户通过终端发送的各种指令。
例如,用户可以借助于终端来向智能灯或智能插座产品远程下达开启或关闭指令,从而实现例如,远程开灯或远程开关电器这样的功能。特别是随着智能家居产品的种类和数量的增多,用户还仍然需要逐个对购买的智能家居产品逐一进行手动连接入网,这无疑对用户的智能家居体验带来好不好的影响,特别是智能家居产品原来就是为了提高智能科技产品的易用性,降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难度,但是对于不同种类的智能家居产品进行配网处理,这反而增加了用户的负担,降低了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配置方法和界面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新设备配网方式复杂使得用户体验不佳的缺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配置方法,应用于在第一网络中具有网关功能且与预定用户账户关联的网络配置设备,并且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网络配置设备周围预定范围内的目标设备,以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设备标识,其中,所述目标设备为未加入所述第一网络的设备;
根据所述目标设备的设备标识和所述网络配置设备中存储的与所述预定用户账户关联的第一设备列表,确定该目标设备是待配网设备,其中,所述待配网设备是第一设备列表中与所述预定用户账户关联且未加入所述第一网络的设备;
对所述目标设备进行网络配置处理,以使得所述目标设备加入所述第一网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配置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其中,所述服务器通过第二网络与第一网络中具有网关功能且与预定用户账户关联的网络配置设备通信,并且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账户的账户信息,以及与所述用户账户关联且尚未加入所述第二网络的待配网设备的设备标识;
将所述待配网设备的设备信息存储在与该用户账户关联的第一设备列表中;
根据所述网络配置设备关联的预定用户账户的账户信息,将与该预定用户账户对应的第一设备列表发送至所述网络配置设备,以由所述网络配置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设备列表中的待配网设备的设备信息对在其周围预定范围内检测到的且与该设备信息匹配的目标设备加入所述第一网络,其中,所述目标设备为未加入所述第一网络的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配置界面,应用于用户的终端,其中,所述界面包括:
列表展示区,用于显示与所述用户的账户信息关联的第一设备列表,其中,所述第一设备列表中包含有未加入第一网络的待配网设备;
设备信息显示区,用于显示已加入所述第一网络的设备的设备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猫精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猫精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323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