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内涝的预警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31836.4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149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王辉;张永强;傅锦荣;李泽波;沈旭明;李庄庄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达梦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W1/14 | 分类号: | G01W1/14;G08B21/10;G08B21/1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六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2 | 代理人: | 向彬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 内涝 预警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内涝的预警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通过在城市内均匀安插雨量收集器,检测城市的降水量;利用城市河流湖泊段水量的增量减去周边城市河流湖泊段对城市河流湖泊段的水量影响值得到城市的真实排水量;利用降水量、排水量与城市积累水量三者的关系,得出城市不同时刻所积累的水量并计算出单位时间间隔积累水量的增量,通过积累水量的增量与零的大小来判定数据是否异常;实时监测城市的水位并分级设置预警阈值线,通过比对实时水位与预警阈值线的关系,以及此时数据是否发生异常做出相应的预警。本发明将城市积水量的监测结合水位分级预警,对发生相应情况时进行预警,尽可能减少了人员的伤亡和民众的财产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雨量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城市内涝的预警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各地突发的洪涝灾害特别多,特别是大城市内涝,不仅会影响经济,而且会给更多人的财产甚至生命造成威胁。现在市场上监测雨量异常数据的方法就是在平台上设置雨量计监测数据阈值,超过阈值则认为雨量达到了异常状态就开始进行预警等通知操作,但只根据阈值会导致雨量在超短时间内急速增加时无法达到提前预警,等到达到阈值时再组织群众疏散已经来不及了。
鉴于此,克服该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是本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城市水位到达危险阈值线之前,如何监测城市积累降水量急剧增加的数据异常,并根据异常及时预留时间做出相应的预警和补救措施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市内涝的预警方法,包括:将城市区域按照预设网格面积均匀的网格化,在每个网格中心设置带有监测雨量传感器的雨水收集器,每隔单位时间,监测雨水收集器收集的降水量,通过均匀分布的雨水收集器收集的降水量间接获取城市的降水量;
城市通过排水系统将降水排到城市的河流湖泊,利用单位时间城市河流湖泊段水量的增加值与周边城市河流湖泊段对城市河流湖泊段水量的影响值的差值,来表征单位时间城市的真实排水量;
通过城市降水量、排水量以及城市积累水量三者的关系,得出城市不同时刻的积累水量,并计算出每间隔单位时间城市积累水量的增量,通过单位时间城市的积累水量的增量与零的大小判定数据是否异常;
设置城市的实时水位的第一预警阈值线、第二预警阈值线和第三预警阈值线,并且,相邻预警阈值线设定预设高度差值;
实时监测城市的实时水位,比对城市的实时水位与第一预警阈值线、第二预警阈值线和第三预警阈值线的大小,以及单位时间的降水增量是否异常,做出相应的预警。
优选的,所述通过均匀分布的雨水收集器收集的降水量间接获取城市的降水量,具体为:
通过每个雨水收集器的有效截面积和城市内雨水收集器的个数,得出城市雨水收集器总有效面积;
通过城市内雨水收集器的总有效面积和城市的总面积,得出雨水收集器总有效面积所占城市面积的比例;
根据城市雨水收集器总有效面积所占城市面积的比例,以及城市内雨水收集器所收集的降水量,得出城市的降水量。
优选的,通过城市河流湖泊段水位的升高与城市河流湖泊段面积的乘积计算城市河流湖泊段水量的增加值。
优选的,城市河流湖泊水位由城市河流湖泊所在的降水量、城市排水量,以及周边城市河流湖泊段对城市河流湖泊段水量的影响值共同决定,具体为:
城市河流湖泊所在位置单位时间降水越多,水位上升越快,越少则水位上升越慢;
城市单位时间排到河流湖泊内的水越多,水位上升越快,越少则水位上升越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达梦数据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达梦数据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318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检测设备及其支撑平台
- 下一篇:一种脑电极器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