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边坡支护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31778.5 | 申请日: | 202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09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梦薇;汤万钧;李凤明;白国良;任慧君;陈永福;韩永斌;汤小林;李科心;蒋裕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北京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煤科工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孙诗惠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未来***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护 设备 | ||
本发明的边坡支护设备,包括:框架;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安装在所述框架的周侧,所述固定座具有球副腔和固定通孔,所述固定通孔沿所述框架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固定座,所述固定通孔与所述球副腔连通;球副体,所述球副体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球副腔内;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部分设在所述球副体内且使得所述固定杆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固定通孔内,以适于所述固定杆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框架的厚度方向一致或所述固定杆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框架的厚度方向呈夹角。因此,根据本发明的边坡支护设备具有在边坡上安装稳固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支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边坡支护设备。
背景技术
为保障山体以及山体底部的道路、房屋、农田等的安全,避免山体滑坡、泥石流和水土流失的产生,需要在裸露的山体上通过边坡支护设备进行固定和防护。相关技术中,在对设备进行安装固定时,若安装处位于石缝或土壤处时,进而无法有效地将边坡支护设备固定在山体上,设备安装不牢固,不利于保障对山体的防护工作;另一方面,在进行设备之间的连接时,往往依靠共同的螺杆固定在山石上,若山石上出现松动,进而容易造成螺杆脱开,造成相连的边坡支护设备分离,不能够有效地对松动的山石进行承托,降低对山体的安全防护的能力,且在安装时,不能够有效地对雨水进行收集,以便植被的生长所需,并使得雨水容易快速的渗透到山体内,进而降低土石之间的支撑力,不利于保障山体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基于发明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做出的:相关技术中,在对设备进行安装固定时,紧固螺杆往往只能够垂直的插入山体内,若安装处位于石缝或土壤松土处时,进而无法有效地将边坡支护设备固定在山体上,设备安装不牢固,不利于保障对山体的防护工作。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边坡支护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的边坡支护设备,包括:
框架;
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安装在所述框架的周侧,所述固定座具有球副腔和固定通孔,所述固定通孔沿所述框架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固定座,所述固定通孔与所述球副腔连通;
球副体,所述球副体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球副腔内;
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部分设在所述球副体内且使得所述固定杆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固定通孔内,以适于所述固定杆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框架的厚度方向一致或所述固定杆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框架的厚度方向呈夹角。
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边坡支护设备具有在边坡上安装稳固的优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框架为多个,多个所述框架中相邻的两者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包括在所述框架的厚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半球槽和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固定座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二半球槽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半球槽和第二半球槽在所述框架的厚度方向上相对设置且限定出所述球副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在所述框架的厚度方向上相对设置且限定出所述固定通孔,每个所述框架的周侧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固定座和所述第二固定座,相邻两个所述框架中一者的所述第一固定座与相邻两个所述框架中另一者的相应的所述第二固定座相配合;
所述球副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半球体和第二半球体,所述第一半球体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第一半球槽内,所述第二半球体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第二半球槽内,相邻两个所述框架中一者的所第一半球体与相邻两个所述框架中另一者的相应的所述第二半球体相连;
所述固定杆一部分设在相配合的所述第一半球体和所述第二半球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北京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煤科工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科工集团北京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煤科工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317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