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动信号监测方法、装置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31678.2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952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张驰;董戈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7/41 | 分类号: | G01S7/41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高益秀;臧建明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动 信号 监测 方法 装置 设备 | ||
1.一种微动信号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雷达获取目标区域内多个微动目标的回波信号;其中,所述雷达包括多个发射阵元和多个接收阵元,多个发射阵元和多个接收阵元均为水平方向上的一维线阵,多个发射阵元的发射位置、以及多个接收阵元的接收位置,均符合预设的稀疏阵列测角规则信息;
对所述回波信号进行基于稀疏天线的数据处理,得到关于所述目标区域的距离角度图;其中,所述距离角度图包括待监测的微动目标的目标距离、以及角度;
确定待监测的微动目标的目标距离、以及角度后,对待监测的微动目标进行波束形成处理,得到待监测的微动目标的微动信号;
对待监测的微动目标的微动信号进行相位解调处理,生成待监测的微动目标在对应时间段内的微动波形图;其中,所述微动波形图表征待监测的微动目标在对应时间段内的波动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回波信号进行基于稀疏天线的数据处理,得到关于所述目标区域的距离角度图,包括:
按照雷达上设置的多个所述接收阵元的稀疏排列方式,对所述回波信号进行排序处理,得到初步的采样矩阵;其中,所述采样矩阵中的每一行数据为一个接收阵元接收的多个回波信号,每一列数据为同一距离单元内多个接收阵元接收的多个回波信号;
对所述采样矩阵中每一距离单元内的多个回波信号进行处理,生成关于目标区域的虚拟阵列;
根据所述虚拟阵列的间隔值、以及虚拟阵元的频率,确定所述虚拟阵列中每一距离单元内的微动目标的角度值;
根据所述虚拟阵列中每一距离单元内的微动目标的角度值、以及微动目标与雷达之间的实际探测距离,得到关于所述目标区域的距离角度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采样矩阵中每一距离单元内的多个回波信号进行处理,生成关于目标区域的虚拟阵列,包括:
对所述采样矩阵中每一距离单元内的多个回波信号进行协方差处理,得到协方差矩阵;其中,所述协方差矩阵中包括多个协方差值;
按照预设规则信息从所述协方差矩阵中选取协方差值,根据选取的协方差值组成关于目标区域的预设形式的虚拟阵列;其中,所述虚拟阵列包括多个协方差值,每一协方差值对应一对实际阵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待监测的微动目标的目标距离、以及角度后,对待监测的微动目标进行波束形成处理,得到待监测的微动目标的微动信号,包括:
确定待监测的微动目标的目标距离、以及角度后,确定各距离单元中待监测的微动目标的数量;
若各距离单元中待监测的微动目标的数量为一个,则确定待监测的微动目标对应的角度在接收天线所组成的一维稀疏阵列中导矢量的共轭值,对采样矩阵中各接收阵元的多个回波信号进行加权处理,得到加权结果,并根据所述共轭值和所述加权结果得到待监测的微动目标的微动信号;
若各距离单元中待监测的微动目标的数量为多个,则分别对每一待监测的微动目标进行波束形成处理,得到待监测的微动目标的微动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待监测的微动目标的微动信号进行相位解调处理,生成待监测的微动目标在对应时间段内的微动波形图,包括:
对待监测的微动目标的微动信号进行相位解调处理,确定待监测的微动目标在每一时刻的微动信号对应的相位值;
根据待监测的微动目标在每一时刻的微动信号对应的相位值,确定待监测的微动目标在对应时间段的微动波形图;其中,所述微动波形图表征待监测的微动目标在对应时间段内的波动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雷达获取目标区域内多个目标的回波信号,包括:
通过雷达向目标区域内多个微动目标发射脉冲串信号;
通过所述雷达上设置的多个接收阵元接收目标区域内多个微动目标反弹的回波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雷达获取目标区域内多个微动目标的回波信号之后,还包括:
对多个微动目标的回波信号进行格式转换处理,得到转换后的回波信号;其中,转换后的回波信号为离散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3167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