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手动启闭的电磁脉冲阀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31215.6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76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黄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尘欧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7/12 | 分类号: | F16K7/12;F16K7/17;F16K31/06;F16K31/145;F16K31/40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卢泓宇 |
地址: | 200080 上海市虹***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动 启闭 电磁 脉冲阀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手动启闭的电磁脉冲阀,包括大阀盖及设置于大阀盖上的手动开启阀瓣、弹性件和阀座;大阀盖上设有阀瓣安装孔和多个排气通道,排气通道连通阀瓣安装孔和大阀盖的腔体;手动开启阀瓣的一端可轴向移动地安装在阀瓣安装孔内,另一端位于阀瓣安装孔外;弹性件连接在阀瓣安装孔的一端和手动开启阀瓣的一端之间;阀座安装在阀瓣安装孔的另一端且与手动开启阀瓣密封配合。本电磁脉冲阀能够手动控制启闭,当从外推动手动开启阀瓣时,手动开启阀瓣和阀座的密封处被打开,电磁脉冲阀的后气室与外界连通,电磁脉冲阀开启,当松开推动时,弹性件和后气室内的气体使手动开启阀瓣复位,手动开启阀瓣再次和阀座密封,电磁脉冲阀关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脉冲阀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手动启闭的电磁脉冲阀。
背景技术
脉冲阀是一种袋式除尘器的专用阀门,最早是隔膜阀的一种,由于其执行机构为电磁线圈先导驱动型式,被通称为电磁脉冲阀。脉冲阀按结构分为淹没式、直角式、直角法兰式、直通式、以及直角带螺母式。其中,直角带螺母式脉冲阀安装方便,利用螺母旋紧并压缩密封圈,使密封圈与连接的管路密封,被广泛的应用于脉冲袋式除尘器中。
图3是传统电磁脉冲阀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传统电磁脉冲阀主要包括先导管组件1’、线圈组件2’、小阀盖3’、小弹簧4’、小膜片组件5’、大阀盖6’、大弹簧7’、大膜片组件8’、阀体9’。先导管组件1’通过螺钉连接在小阀盖3’上,线圈组件2’通过卡簧安装在先导管组件1’上,小阀盖3’和小膜片组件5’通过螺钉连接在大阀盖6’上,小弹簧4’设置在小阀盖3’的内壁和小膜片组件5’之间,大阀盖6’和大膜片组件8’通过螺钉连接在阀体9’上,大弹簧7’设置在大阀盖6’的内壁和大膜片组件8’之间。
利用小膜片组件5’和大膜片组件8’上的节流孔平衡压力形成密封,压缩气体可以通过节流孔到达各膜片组件上方的腔体,由于存在受压面积差,造成压力差,使小膜片组件5’的密封面紧紧压在大阀盖6’内部的密封座上,使大膜片组件8’的密封面紧紧压在阀体9’内部的密封座上,形成密封。
当需要打开电磁脉冲阀时,通过脉冲控制仪的电信号使线圈组件2’的绕线线圈通电产生磁场力,磁力克服先导管组件1’的动铁芯所受的气体压力、弹簧力及自重把动铁芯吸合,小膜片组件5’向上移动,此时大阀盖6’上的放气孔与大膜片组件8’上方的后气室连通,后气室内的气体快速排出,由于大膜片组件8’上的节流孔的补气速度低于放气孔的泄气速度,后气室快速失压,大膜片组件8’被供气气包内的气压向上推开,阀体9’内密封座处的通道被打开,电磁脉冲阀也就被打开,供气气包内的压缩气体能从阀体9’的出口端喷出,形成瞬间喷吹。
当需要关闭电磁脉冲阀时,通过脉冲控制仪的电信号使线圈组件2’的绕线线圈失电,磁场力消失,先导管组件1’的动铁芯在小弹簧4’的作用下复位,小膜片组件5’也复位并隔断了放气孔和后气室的连通,此时供气气包内的压缩气体通过大膜片组件8’上的节流孔进入后气室,后气室压力恢复,大膜片组件8’在大弹簧7’作用下复位,阀体9’内密封座处的通道被关闭,电磁脉冲阀也就被关闭。
由于电磁脉冲阀是通过线圈组件2’通电后产生的磁场力驱动电磁脉冲阀启闭的,当维护人员在现场检修维护时,若此时脉冲控制仪的电信号循环周期没有给到需检查的电磁脉冲阀或者脉冲控制仪损坏时,电磁脉冲阀无法实现启闭,维护人员也就无法判断现场情况以进行维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手动启闭的电磁脉冲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尘欧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尘欧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312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3D打印桑蚕丝棉及其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铸铜式交流异步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