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料熔体流动速率测定的标准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30047.9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34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刘瑶;吴博;庞承焕;李卫领;陈平绪;邵海波;叶南飚;徐诚艾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高材高分子材料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8 | 分类号: | C08L23/08;C08L23/06;C08K9/10;C08K9/06;C08K3/22;C08K3/34;C08K3/26;G01N1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周全英 |
地址: | 510705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 流动 速率 测定 标准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塑料熔体流动速率测定的标准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塑料熔体流动速率测定的标准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PE树脂40~50份,粉体填充物70~80份,抗氧剂2~4份,其中,PE树脂在190℃、负载2.16Kg条件下的熔体流动速率≤8g/10min。本发明塑料熔体流动速率测定的标准物在190℃以下的温度下的熔体流动速率测试结果稳定性高,方差分析的F值处于不显著水平,并且存储至少6个月也能满足低温及低熔体流动速率测试验证要求,制备方法简单,适用于熔指仪自校以及塑料样品熔体流动速率校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塑料领域,涉及一种塑料熔体流动速率测定的标准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熔体流动速率用于表征材料的流动性能,是塑料加工生产的重要参考依据。熔体流动速率使用熔指仪进行测试,常使用聚烯烃类标准样品对设备进行核查和验证。使用熔体流动速率仪测试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除会受到材料自身特性影响外,仪器温度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以及仪器的清洁程度均会影响测试结果。目前常使用温度校准或固定区段的标准样品进行仪器的校准,而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标准样品使用范围在190℃-230℃之间,熔体流动速率一般大于2g/10min,这类标准样品适用于一些常规树脂材料的测试验证。然而一些高粉体填充样品由于测试温度(≤190℃)及其熔体流动速率性能(<2g/10min)普遍低于常规树脂,使用这类样品作为标准样品进行验证会存在较大波动,无法有效覆盖其测试温度及熔体流动速率的范围。
因此,亟需寻找一种适用于低温及低熔体流动速率测试验证的塑料熔体流动速率测定的标准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塑料熔体流动速率测定的标准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以满足低温及低熔体流动速率测试验证要求,适用于熔指仪自校以及塑料样品熔体流动速率校准。
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塑料熔体流动速率测定的标准物,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PE树脂40~50份,粉体填充物70~80份,抗氧剂2~4份,其中,所述PE树脂在190℃、负载2.16Kg条件下的熔体流动速率≤8g/10min。
所述PE树脂在190℃、负载2.16Kg条件下的熔体流动速率可根据GB/T3682.1-2018测得。
PE树脂熔点低(110℃-130℃左右),热分解温度高(一般在315℃以上),相较其他低熔点树脂,如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等,PE树脂具有更好的热、氧稳定性,所述塑料熔体流动速率测定的标准物以PE树脂作为基体树脂能确保其熔体流动速率测试结果更加稳定准确,该测试结果的方差分析的F值处于不显著水平,即便所述塑料熔体流动速率测定的标准物存储至少6个月也能满足低温(≤190℃,如150~190℃)及低熔体流动速率(<2g/10min,甚至低至0.23g/10min)测试验证要求,适用于熔指仪自校以及塑料样品熔体流动速率校准。
为获得不同熔体流动速率的标准物,可通过选择不同种类和/或不同熔体流动速率的PE树脂,将不同种类和/或不同熔体流动速率的PE树脂混合,调整粉体填充物的含量等方式。
粉体填充物用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熔体流动速率测试结果的稳定性,因此选择塑料熔体流动速率测定的标准物中包括40~50重量份PE树脂,70~80重量份粉体填充物和2~4重量份抗氧剂,以确保熔体流动速率测试结果的稳定准确性。优选地,所述PE树脂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高材高分子材料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国高材高分子材料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300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