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信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327397.X | 申请日: | 2022-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453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5 |
| 发明(设计)人: | 邱元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43/08 | 分类号: | H04L43/08;H04W24/08;H04W24/04;H04L61/00;H04L101/659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005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业务报文,该第一业务报文包括第一IPv6扩展头部,该第一IPv6扩展头部包括第一随流检测头部,该第一随流检测头部包括业务流标识、节点标识以及第一地址信息;根据业务流标识以及节点标识,对目标业务流进行随流检测处理,得到第一随流检测测量数据;其中,第一地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地址信息表征的第三网络设备获取第一随流检测测量数据;第三网络设备所在区域与第一网络设备所在区域、与第二网络设备所在区域相同或不同;第一网络设备所在区域与第二网络设备所在区域相同或不同。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流检测(英文:In-situ OAM,简称:IOAM)是指利用正常转发的业务流,在指定的业务流中插入控制信息,路径上的各节点对指定的业务流进行处理,将采集到的各类信息上报至分析器。分析器检测识别网络中细微的异常,精准检测每条业务流的时延、丢包等性能信息,使得网络质量实时可视,做到快速故障定界和定位。
在运营商跨域组网环境中,通常会采用分层的方式将省干、县市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分开管理,并分别部署各自区域的控制器。如图1所示,图1为现有运营商跨域组网环境示意图。在图1中,每个城域网内均部署各自的城域控制器,省干网内部署省干控制器。城域控制器负责各自区域下的设备配置、网络运维监控,以及随流检测的数据收集、性能计算的工作。
若用户欲对城域网1内SR1到达城域网2内SR2的某条目标业务流进行随流性能测量,则业务流到达SR1后,SR1为业务流中的业务报文封装随流检测头部后,经城域网1的边界节点CR1转发至省干网内的PE。PE接收到业务报文后,识别出业务报文包括随流检测头部,则PE根据随流检测头部包括的FlowMonID以及FlowMonExtID增加报文统计数,并向省干控制器反馈报文统计数据以及接收时间戳等测量信息,由省干控制器进行处理。
同理,当业务报文转发至城域网2内时,CR或者SR2也向城域控制器2反馈报文统计数据以及接收时间戳等测量信息,由城域控制器2进行处理。
通过前述可知,城域控制器1将无法收集到全路径的转发性能数据,无法对全路径网络质量实时可视,导致其无法快速故障定界和定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分级部署控制器场景下,随流检测性能数据无法被集中分析处理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业务报文,所述第一业务报文包括第一IPv6扩展头部,所述第一IPv6扩展头部包括第一随流检测头部,所述第一随流检测头部包括业务流标识、节点标识以及第一地址信息;
根据所述业务流标识以及节点标识,对目标业务流进行随流检测处理,得到第一随流检测测量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地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地址信息表征的第三网络设备获取所述第一随流检测测量数据;所述第三网络设备所在区域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所在区域、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所在区域相同或不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所在区域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所在区域相同或不同。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业务报文,所述第一业务报文包括第一IPv6扩展头部,所述第一IPv6扩展头部包括第一随流检测头部,所述第一随流检测头部包括业务流标识、节点标识以及第一地址信息;
检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业务流标识以及节点标识,对目标业务流进行随流检测处理,得到第一随流检测测量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273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