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网络管理的方法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26962.0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848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亮;曾昕宗;于凤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1/08 | 分类号: | H04L41/08;H04L41/0813;H04L41/0803;H04L41/04;H04L41/12;H04L45/12;H04L45/24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络 管理 方法 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网络管理的方法,包括:控制设备接收设备上线的信息,该设备上线的信息包括上线设备的位置信息。该控制设备根据上线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上线设备属于或接入控制设备所管理网络范围内网络拓扑的第一结构化平面,该网络拓扑被规划为至少一个结构化平面,其中,第一结构化平面所关联的转发资源与第一结构化平面之外的转发资源隔离。控制设备根据第一结构化平面确定上线设备的配置信息;控制设备向上线设备发送配置信息,配置信息用于上线设备进行自动化上线配置。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基于网络的结构化平面对网络中的设备进行自动化的上线管理,提高了网络管理的效率。
本申请是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号是201910816847.X,原申请日是2019年08月30日,原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网络管理的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需求的增加,网络中设备的数量越来越多,网络结构越来越复杂。以承载网为例:相比于第四代(the 4th generation,4G)移动通信,第五代(the 5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的承载网中设备数量显著增加。典型规模:网元设备约2万台。同时,由于流量需求的复杂性与多样性,这也导致了业务数量大幅度增加。传统的管理和运维方法无疑是无法应对如此海量的管理对象的。
因此,网络管理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管理的方法,可以基于网络的结构化平面对网络中的设备进行自动化的上线管理。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相应的控制设备。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网络管理的方法,可以包括:控制设备接收设备上线的信息,该设备上线的信息包括上线设备的位置信息,控制设备根据所述上线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上线设备属于或接入所述控制设备所管理网络范围内网络拓扑的第一结构化平面,所述网络拓扑被规划为至少一个结构化平面(fabric plane),其中,第一结构化平面所关联的转发资源与所述第一结构化平面之外的转发资源隔离。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结构化平面确定所述上线设备的配置信息。该控制设备根据所述上线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上线设备的配置信息。该控制设备向所述上线设备发送所述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所述上线设备进行自动化上线配置。
上述第一方面中,控制设备所管理的网络范围可以是一个省,也可以是一个市,通常指的是一定物理范围内的网络。结构化平面所管理的转发资源与该结构化平面之外的转发资源隔离可以避免业务交叉,从而可以有效的实现一网多用。位置信息可以是上线设备所接入的其他设备的接口信息,或者其他能表达该上线设备所处位置的信息。该第一方面中,基于该结构化平面,在设备上线后,控制设备可以为该上线设备确定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用于上线设备的自动化上线配置,从而实现了对设备上线的自动化管理,提高了网络管理效率。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结构化平面属于承载网时,所述第一结构化平面包括汇聚类型的结构化区域(fabric area)和接入类型的结构化区域;当所述第一结构化平面属于单层网络时,所述第一结构化平面包括默认类型的结构化区域;当所述第一结构化平面属于数据中心(data centre,DC)网络时,所述第一结构化平面包括DC类型的结构化区域;当所述第一结构化平面属于云网共管的网络时,所述结构化区域的类型包括汇聚类型的结构化区域、接入类型的结构化区域和DC类型的结构化区域。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云网共管的网络可以理解为是承载网与DC网络的组合。不同结构的网络的结构化平面所包含的结构化区域的类型不同,这样可以确保各种结构的网络都有合适的结构化区域来实现自动化管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269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