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除尘罩、除尘装置及激光切割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24868.1 | 申请日: | 202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69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江桦锐;张松岭;赵盛宇;吴磊;蓝维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海目星激光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142 | 分类号: | B23K26/142;B23K26/38;B23K26/7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谢岳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尘 装置 激光 切割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电池极片制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除尘罩、除尘装置及激光切割设备,除尘罩包括支撑件、导流件和风刀,其中,导流件设置于支撑件的背面,导流件内具有第一除尘腔,切割口连通于第一除尘腔,导流件的一侧具有连通于第一除尘腔的第一排气口,用于排出第一除尘腔内的气流;风刀设置有与第一排气口相对的进气口和第一吹气口,由此,当第一排气口连通气源进行吸气,风刀由第一吹气口朝第一排气口吹气,能够在第一除尘腔内形成流经切割口的对流气流,从而带走切割时产生的粉尘,极片支撑于支撑件的正面,能够有效降低抖动,且对侧吹吸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除尘效率。具有该除尘罩的除尘装置及激光切割设备也具备上述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极片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除尘罩、除尘装置及激光切割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电池的制程中,极耳的制造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工序,一般通过激光切割电池极片形成极耳,而激光切割时通常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烟雾,若不及时清理,极易出现粉尘粘附在极片表面,造成电池内部短路的问题,并且,粉尘堆积将使得极片在激光切割点处离焦,造成切不断等现象,影响切割质量。激光切割过程的粉尘污染还会导致设备电路系统的腐蚀、易燃易爆风险的增加等问题。因此,需要在激光切割极片时采取相应的除尘措施。相关技术中,通过对激光切割位置进行抽吸,能够起到一定的除尘效果,但实际使用当中,风速过小则除尘效果差,风速过大则引起极片抖动或吸走切割出的极片废料,导致极片离焦从而造成切不断或断带问题,影响生产效率及切割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除尘罩,能够有效解决除尘时极片在切割点抖动导致离焦的问题,从而提高切割质量。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除尘罩的除尘装置,以及具有该除尘装置的激光切割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除尘罩,包括支撑件、导流件和风刀,其中,所述支撑件具有相对的正面和背面,并设置有贯通所述支撑件的正面和所述支撑件的背面的切割口,所述支撑件的正面用于支撑极片,所述切割口用于避让用于切割极片的激光;所述导流件设置于所述支撑件的所述背面,所述导流件内具有第一除尘腔,所述切割口连通于所述第一除尘腔,所述导流件的一侧具有连通于所述第一除尘腔的第一排气口,用于排出所述第一除尘腔内的气流;所述风刀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排气口相对的进气口和第一吹气口,所述进气口用于将所述第一除尘腔连通至外界,所述第一吹气口能朝向所述第一排气口吹气。
本发明实施例的除尘罩,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导流件位于支撑件的背面,且第一排气口和风刀的第一吹气口相对,由此,在激光切割设备上采用本发明的除尘罩,当第一排气口连通气源进行吸气,风刀由所述第一吹气口朝第一排气口吹气,能够在第一除尘腔内形成流经切割口的对流气流,气流沿支撑件的背面流过切割口,从而带走切割时产生的粉尘,极片支撑于支撑件的正面,能够有效降低抖动,且对侧吹吸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除尘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除尘罩,所述风刀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排气口相对的第二吹气口,所述第二吹气口对应于所述切割口的沿所述极片的输送方向的一侧,用于朝所述第一排气口吹气。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除尘罩,所述导流件内设置有导流片,所述导流片对应位于所述切割口的与所述第二吹气口对应的一侧,所述导流片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导流件的内壁,另一端朝第一除尘腔内部延伸并向远离所述切割口方向倾斜,所述导流片的背离所述切割口的一侧和所述除尘罩的内壁之间限定出导流通道,所述第二吹气口能够朝向所述导流通道吹气。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除尘罩,所述第二吹气口包括多个第二出风孔,多个第二出风孔自所述支撑件的近端朝向远离所述支撑件的方向排布。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除尘罩,所述第一吹气口位于所述风刀的相对于所述支撑件的近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除尘罩,所述第一吹气口包括多个第一出风孔,多个所述第一出风孔沿极片的输送方向排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海目星激光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海目星激光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248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穿戴式汽车移动控制终端设备
- 下一篇: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资金管理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