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文丘里管的流量测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22646.6 | 申请日: | 202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139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徐帅卿;李卫;谭峰;卫阳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1/44 | 分类号: | G01F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杨欣 |
地址: | 26100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文丘里管 流量 测量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文丘里管的流量测量方法,文丘里管的测量方法包括:获取所述文丘里管的喉口与所述文丘里管的入口处的压力比,并将获取的所述压力比与预设压力比范围进行比较;根据所述压力比与所述预设压力比范围的比较结果对所述文丘里管的调节件的位置进行调整,以使调整后的所述压力比在所述预设压力比范围内;根据检测到的所述文丘里管的入口截面面积A1、所述文丘里管的喉口截面面积A2、所述文丘里管的入口处的气体压力P1、所述文丘里管的入口处的气体温度T1计算所述文丘里管的气体流量。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文丘里管的流量测量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文丘里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文丘里管的流量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发动机控制系统中,广泛应用文丘里管进行气体流量测量,如空气、废气等。文丘里管测量气体流量的原理是,当一定流量的气体流经文丘里管时,从文丘里管入口到喉口,流通截面不断缩小,根据伯努利原理,气体流速升高、压力降低,通过传感器测得入口处气体的压力温度,以及喉口处气体的压力,在已知入口和喉口截面的情况下,根据基本的流体力学方程,可以比较容易地计算出通过该文丘里管的气体流量。
然而,根据伯努利原理,在喉口截面已定的情况下,随着经过文丘里管的流量变小,入口与喉口间的压差也随之变小,加之压力传感器本身的测量误差,此时对流量测量的误差就会越来越大,直至无法满足要求。因此,对于固定喉口截面的文丘里管,其流量测量范围是有限的,测量精度也是有限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文丘里管的流量测量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文丘里管的流量测量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文丘里管,包括:管体,管体具有依次连通的入口、出口以及与入口和出口均连通的流通通道,入口和出口之间还设置有喉口;调节件,调节件可移动地设置在流通通道内,调节件的调节部的至少部分位于喉口处;沿流通通道的流通方向调节部的调节截面逐渐减小,以调整喉口处的流通截面的大小。
进一步地,调节部为锥形结构。
进一步地,调节件还包括连接部和调节杆,连接部与调节部连接,调节杆与连接部连接,调节杆位于连接部远离调节部的一侧并穿设在管体上;其中,连接部为流线形结构;和/或,调节杆和连接部的连接处平缓过渡。
进一步地,文丘里管还包括:位置检测件,位置检测件用于检测调节件的位置;和/或,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入口处,以检测入口处的压力;和/或,第二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喉口处,以检测喉口处的压力;和/或,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入口处,以检测入口处的温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文丘里管的流量测量方法,适用于上述提供的文丘里管,文丘里管的流量测量方法包括:获取文丘里管的喉口与文丘里管的入口处的压力比,并将获取的压力比与预设压力比范围进行比较;根据压力比与预设压力比范围的比较结果对文丘里管的调节件的位置进行调整,以使调整后的压力比在预设压力比范围内;根据检测到的文丘里管的入口截面面积A1、文丘里管的喉口截面面积A2、文丘里管的入口处的气体压力P1、文丘里管的入口处的气体温度T1计算文丘里管的气体流量。
进一步地,根据压力比与预设压力比范围的比较结果对文丘里管的调节件的位置进行调整的方法包括:当压力比小于预设压力比范围的最小压力比时,检测调节件的当前位置,并根据检测到的调节件的当前位置对调节件的位置进行调整;当压力比在预设压力比范围内时,控制调节件的位置维持在当前位置并对文丘里管的气体流量进行计算;当压力比大于预设压力比范围的最大压力时,检测调节件的当前位置,并根据检测到的调节件的当前位置对调节件的位置进行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226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