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扇驱动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322315.2 | 申请日: | 2022-03-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230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 发明(设计)人: | 孙颂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7/00;F04D2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风扇 驱动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风扇驱动结构,与一风扇连接,该风扇驱动结构包含:一基板、一端口、一驱动单元、一处理界面单元;该端口设置于该基板上,具有一电源正极端、一电源负极端,一转速控制端及一转速反馈端;该驱动单元设置于该基板上,该驱动单元与该风扇电性连接并输出一驱动信号;及处理界面单元设置于该基板上,该处理界面单元与该驱动单元及端口电性连接,该处理界面单元根据所述端口接收的信号类型不同以产生不同的驱动信号,以此达到通讯控制该风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风扇领域,特别是一种风扇驱动结构。
背景技术
散热风扇为一种常见的散热结构,其主要可提供电子元件、电机元件或有热能产生的机械中,而可以启动散热风扇并抽取其中所产生的热温,协助挥散热量进而达到散热冷却的目的,以此,而能保护电子、电机或机械元件,使其得以延长寿命,以避免因高温而受损及影响运作,因此,现今所常见的计算机主机、录放像机或复印机中皆装有散热风扇。
当前风扇在使用时,除了基本的两条电源线外,还有控制信号线输入PWM信号及反馈转速线反馈转速信号,以此来控制风扇的转速及得知实际转速,但进一步要通过控制信号线及反馈转速线来达到更加智能的控制,传统的驱动IC无法满足这样的使用需求。
为了让现有风扇可以达到智能控制,当前的作法为将传统IC替换成效能更好的MCU,但是这样的做法会导致下述问题:
1、更换MCU导致成本;
2、换下的传统IC造成浪费;
3、因为更换为MCU,所以风扇整体的特性及功能都要重新规划设计。
是以,要如何解决上述的问题与缺失,即为本案的发明人与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发明内容
为改善上述的问题,本发明主要目的提供一种搭载传统驱动IC的风扇上增设一处理界面元件,以达到智能控制的风扇驱动结构。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风扇驱动结构,与一风扇连接,该风扇驱动结构包含一基板、一端口、一驱动单元、一处理界面单元;该端口设置于该基板上,具有一电源正极端、一电源负极端、一转速控制端及一转速反馈端;该驱动单元设置于该基板上,该驱动单元与该风扇电性连接并输出一驱动信号;该处理界面单元设置于该基板上,该处理界面单元与该驱动单元及端口电性连接,该处理界面单元根据所述端口接收的信号类型不同以产生不同的驱动信号,以此达到通讯控制该风扇。
通过上述结构,在最小的改动幅度下,即可让原本仅具有传统驱动IC的风扇具有智能通讯控制的能力,达到低成本升级传统风扇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风扇驱动结构的结构方块图;
图2A为运用本发明风扇驱动结构的风扇分解示意图;
图2B为运用本发明风扇驱动结构的风扇组合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风扇;11-框座;12-定子组;13-转子组;2-驱动结构;21-基板;22-端口;221-电源正极端;222-电源负极端;223-转速控制端;224-转速反馈端;23-驱动单元;24-处理界面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及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将依据所附图式的较佳实施例予以说明。
请参阅图1、图2A及图2B,为本发明风扇驱动结构的结构方块图、运用本发明风扇驱动结构的风扇分解示意图及组合示意图,本发明驱动结构2应用于一风扇1,在本实施例中风扇1为轴流扇,但不以此有所限制,例如横流扇、离心扇或其他类型的风扇都可以替换,该风扇1具有一框座11、一定子组12及一转子组13,上述元件为结构为本技术领域者熟知,于此不再赘述其细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223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