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容置装置及散热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321363.X | 申请日: | 2022-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59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 发明(设计)人: | 魏礼贵;卢艺杰;康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科华数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B1/56 | 分类号: | H02B1/56;H02B1/30 |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思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51 | 代理人: | 王黾勉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散热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容置装置及散热系统,容置装置包括柜体和容置组件,柜体设有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柜体设有进风腔、出风腔和过风腔,进风腔设有第一过风口;出风腔设有第二过风口;容置组件容置各电气件形成电气模组,电气模组与第二侧壁和/或第四侧壁之间形成连通第一过风口的第一风道,电气模组还与第三侧壁之间形成连通第一风道的第二风道,电气模组还适于与第一侧壁间形成过风室,过风室邻接进风腔和出风腔并连通第二过风口,相邻层的电气件之间还适于形成仅连通第二风道和过风室的第三风道。散热系统包括上述容置装置。本发明的容置装置和散热系统,均温性佳,电气件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散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容置装置及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电气件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容易生成大量的热量,尤其是当电气件的密度比较高时,电气件安装后形成的电气模组的发热量也越来越大,现有的电气件多是放置在集装箱式的箱体或机柜内,各电气件沿竖直方向布设,箱体或机柜外部通常放置有背包式空调对箱体内部散热,一般而言,背包式空调的排风口和吸风口上下间隔布设,这就使得靠近排风口的电气件散热较快,而远离排风口的电气件散热较慢,使得电气模组的散热不均衡,影响电气件的使用寿命。尤其是当电气件为电池时,箱内不同位置的电池温度偏差较大,均温性较差,电池前后端的温差也容易不一致,系统长期运行时,将导致电池老化不一致,影响系统整体的充放电性能,从而对系统运行带来较高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容置装置和散热系统,均温性佳,电气件的使用寿命更长。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一,一种容置装置,用于容置若干电气件,包括:柜体,其设有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相对,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四侧壁相对;所述柜体设有进风腔、出风腔和过风腔,所述进风腔设有进风口和第一过风口;所述出风腔设有出风口和与第三侧壁相对的第二过风口;所述过风腔仅连通第一过风口和第二过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位于第一侧壁上并沿第一方向布设;所述第一过风口沿垂直于第二侧壁和第四侧壁的第三方向开设;容置组件,其置于过风腔内,其沿第一方向分层容置各所述电气件形成电气模组,所述电气模组适于与第二侧壁和/或第四侧壁之间形成连通所述第一过风口的第一风道,所述电气模组还适于与第三侧壁之间形成连通第一风道的第二风道,所述电气模组还适于与第一侧壁间形成过风室,所述过风室邻接所述进风腔和所述出风腔并连通所述第二过风口,相邻层的电气件之间还适于形成仅连通第二风道和过风室的第三风道。
基于技术方案一,还设有技术方案二,技术方案二中,所述第二过风口至少为三个,各第二过风口沿第一方向布设,所述第二过风口包括若干第一回风口和第二回风口,各第一回风口位于进风腔与第二回风口之间,所述第二回风口的过风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回风口的过风面积。
基于技术方案二,还设有技术方案三,技术方案三中,各第一回风口与至少部分第三风道在第一方向上相对。
基于技术方案三,还设有技术方案四,技术方案四中,所述容置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沿第二方向布设的容置架,相邻的容置架之间形成间隔且所述间隔沿第三方向的两端被遮蔽以形成第一间隙,每个容置架适于沿第一方向分层容置各电气件且每个容置架上的相邻层的电气件之间形成第二间隙,位于同一层的第二间隙与第一间隙连通形成所述第三风道;各电气件容置于各容置架时形成所述电气模组;所述第二方向垂直第一侧壁和第三侧壁;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
基于技术方案四,还设有技术方案五,技术方案五中,所述容置架沿第一方向布设有若干沿第三方向延伸的层架,所述层架适于容置所述电气件,每个层架沿第三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挡风板和第二挡风板以在相邻层的电气件之间形成适于使风流沿第二方向流动的第二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科华数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科华数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213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随行输液架
- 下一篇:一种工业制冷节能系统及其节能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