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器设备压力监测数据动态还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21337.7 | 申请日: | 202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236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发明(设计)人: | 鞠玲;梅鑫;叶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泰州供电分公司;江苏思极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1/10 | 分类号: | G01L1/1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强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303 | 代理人: | 丁倩 |
地址: | 2253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器设备 压力 监测 数据 动态 还原 方法 | ||
1.一种电器设备压力监测数据动态还原方法,用于双路振膜式谐振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采集振膜式谐振压力传感器的两路谐振输出信号f1(x)、f2(x),在采集的同时基于谐振输出波形进行周期计数;
步骤2.设置标准信号发生器,标准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周期远小于两路谐振输出信号周期的标准波;
步骤3.计算谐振输出信号f1(x)、f2(x)对应频率f1和f2;基于频压转换公式确定对应的表征压力值Pt;
频压转换公式:其中:
为单个采集周期内谐振压力传感器第一路输出信号频率的平均值;
为单个采集周期内谐振压力传感器第二路输出信号频率的的平均值;
f1max为单个采集周期内谐振压力传感器第一路输出信号频率的最大值;
f1min为单个采集周期内谐振压力传感器第一路输出信号频率的最小值;
f2max为单个采集周期内谐振压力传感器第二路输出信号频率的最大值;
f2min为单个采集周期内谐振压力传感器第二路输出信号频率的最小值;
t为整数,表示表征压力值输出次序;Kij为谐振压力传感器固定系数,通过实验测试;
步骤4.建立谐振压力传感器的同频输出模型;
其中:
fmax为谐振压力传感器输出频率范围最大值;
fmin为谐振压力传感器输出频率范围的最小值;
Pmax为谐振压力传感器压力测量范围的最大值;
Pmin为谐振压力传感器压力测量范围的最小值;
步骤5.建立谐振压力传感器的同频补偿参数模型,包括:
预期同频输出信号导通周期与时钟周期的比值的整数部分:
预期同频输出信号导通周期与时钟周期的比值的小数部分:
et为预期同频输出信号信号高电平周期与标准波周期的比值的小数部分;
Nt当预期同频输出信号信号导通周期与标准波周期的比值的整数部分;
μ为预期同频输出信号的占空比;f0为标准波的频率;
步骤6.在测量得到表征压力值Ptest的同时执行补偿,补偿操作包括:
5.2.测量开始持续获取谐振压力传感器输出信号并计时,建立振传感器的同频输出,当传感器获得第一个表征压力值P1,使预期同频输出信号翻转,并计算第一次预期同频输出信号的初始误差E1=2e1;
若E1大于1,则对N1进行补偿,使N1=N1+1且e1=e1-1,调整后续更新时间为N1个标准信号周期;若e1小于1,则保持不变;
基于更新后的N1和e1建立同频输出信号第一个输出波形;
5.3.后续每次更新开始,使谐振信号翻转,并计算谐振输出信号周期累计误差Et=et-1+et;
若Et大于1,则对Ni进行补偿,使Nt=Nt+1且et=et-1;若Et小于1,则保持不变;
基于更新后的Nt和et建立同频输出信号的后续波形;
步骤7.获取测量周期内的完整同频输出信号波形,基于谐振压力传感器的同频输出模型计算压力测量结果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泰州供电分公司;江苏思极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泰州供电分公司;江苏思极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2133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制造领域的防尘布料强力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篮球清洗装置及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