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围岩支护杆件锚固同心度优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20954.5 | 申请日: | 202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631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少伟;贺德印;张英;丁永杰;牛现伟;付建华;贾后省;付孟雄;侯彪;李小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21/00 | 分类号: | E21D21/00;E21D2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4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围岩 支护 锚固 同心 优化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围岩支护杆件锚固同心度优化方法,进行锚杆和锚索支护施工时,在多个锚固剂药卷顶部、中部及底部,分别套装顶部导引构件、中部连接构件及底部推进构件,随着锚固施工的进行,支护杆件将首先穿过底部推进构件并刺破锚固剂药卷,其后支护杆件将依次穿过中部连接构件和顶部导引构件,直至支护杆件穿过顶部导引构件后到达锚固孔孔底,在支护杆件穿过所述三种构件后构件将套在支护杆件外表面,将支护杆件的位置近似限制于锚固孔中心,实现对支护杆件锚固同心度的优化。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矿山、岩土支护技术领域,可有效保证支护杆件锚固的同心度,提升锚杆和锚索的支护性能,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和工程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矿山、岩土支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围岩支护杆件锚固同心度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锚杆和锚索支护因其良好的工程应用效果和低廉的成本,在矿山、岩土等领域围岩支护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工程施工的安全水平。然而,在实际支护施工中,由于锚固孔的直径大于锚杆和锚索的直径,导致支护杆件锚固完成后呈现不同程度的锚固偏心状态(支护杆件偏离锚固孔中心),而锚固偏心对锚杆和锚索的支护性能有着较大影响,尤其是支护杆件锚固偏心严重时(支护杆件贴近锚固孔孔壁)更易引起锚杆和锚索锚固失效的发生,使锚杆和锚索对岩体的支护能力难以充分发挥。因此,为了优化支护杆件锚固的同心度,解决锚杆和锚索锚固偏心对其支护性能的影响,根据支护杆件结构及其施工特点,形成一种便捷有效的支护杆件锚固同心度优化技术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围岩支护杆件锚固同心度优化方法,可最大限度的提高支护杆件的锚固同心度,以缓解或避免锚杆和锚索锚固偏心对其支护质量的削弱效应,提升其对围岩的支护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围岩支护杆件锚固同心度优化方法,进行锚索支护施工时,在多个锚固剂药卷顶部、中部及底部,分别套装顶部导引构件、中部连接构件及底部推进构件,随着施工机具将支护杆件推向锚固孔孔底及带动支护杆件搅拌混合锚固剂施工过程的进行,支护杆件将首先穿过底部推进构件并刺破锚固剂药卷,其后支护杆件将依次穿过中部连接构件和顶部导引构件,直至支护杆件穿过顶部导引构件后到达锚固孔孔底,在支护杆件穿过所述的底部推进构件、中部连接构件及顶部导引构件之后,所述三种构件将套在支护杆件外表面,约束支护杆件在锚固孔内的位置,并将支护杆件的位置近似限制于锚固孔中心,从而最终将支护杆件近似锚固于锚固孔中心,实现对支护杆件锚固同心度的优化。
顶部导引构件设置有顶部约束套筒,顶部约束套筒呈镂空状,套筒周边均匀设置有数个顶部套筒通孔,顶部约束套筒外壁均匀分布数个顶部锚固剂安装支架,顶部锚固剂安装支架下部内壁设置有顶部锚固剂约束纵筋,在顶部锚固剂安装支架及顶部锚固剂约束纵筋的共同作用下,将使顶部引导构件更牢固的套装在锚固剂药卷顶部,顶部锚固剂安装支架下部设置有顶部支架内倒角结构,方便锚固剂药卷及支护杆件穿入,顶部约束套筒内壁均匀分布有数个顶部约束挡板,顶部约束挡板下部设置有顶部挡板内倒角结构,以方便支护杆件穿入顶部约束套筒,顶部约束套筒及顶部锚固剂安装支架上端设置有顶部外倒角结构,减小推送过程中孔壁对顶部导引构件的阻力。
中部连接构件呈上下对称结构,中部连接构件设置有中部约束套筒,中部约束套筒周边均匀设置有数个中部套筒通孔,中部约束套筒外壁均匀分布数个中部锚固剂安装支架,中部锚固剂安装架内壁设置有中部锚固剂约束纵筋,在中部锚固剂安装支架及中部锚固剂约束纵筋的共同作用下,将两卷锚固剂药卷连接起来,中部锚固剂安装支架端部内壁设置有中部支架内倒角结构,方便锚固剂药卷及支护杆件穿入,中部锚固剂安装支架端部外壁设置有中部外倒角结构,减小推送过程中孔壁对中部连接构件的阻力,中部约束套筒内壁均匀分布有数个中部约束挡板,中部约束挡板端部设置有中部挡板内倒角结构,便于支护杆件穿过中部约束套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209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