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系统控制的全自动配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20806.3 | 申请日: | 202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702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夕增;程涛;黄敏;孟凡盛;段长锦;李会芳;陈丰;张华;崔强;陈敏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凤阳淮河玻璃有限公司;安徽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F35/80 | 分类号: | B01F35/80;B01F23/60;B01F33/80;B01F35/71;B65G69/18;C03B1/00 |
代理公司: | 安徽中辰臻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75 | 代理人: | 李星辰 |
地址: | 239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系统 控制 全自动 配料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系统控制的全自动配料装置,涉及一种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包括玻璃生产线,所述玻璃生产线包括:配料系统,设置在航吊上;底部传送系统,设置在所述配料系统输出端;混料系统,设置在所述底部传送系统输出端;储料仓,设置在所述混料系统输出端,用于对混料后的成品进行存储;所述玻璃生产线输出端通过双向传送结构设置有玻璃生产系统。本申请可以实时的采集各原料的重量参数,及时性好,准确度高;本申请可减少固体粉末状原材料挥散,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减少空气污染;同时本申请对于原料的供给提供了有力保障,降低了单一系统控制的自动配料系统发生故障时生产线的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双系统控制的全自动配料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生产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有技术中对于固体粉末状原料的储存,运输及再利用没能得到很好的处理,原料的挥散不但导致了原料的利用率低,提高了生产成本,还严重影响到空气的质量。所以,设计一套减少固体粉末及固体颗粒状原料挥散的全自动配料系统尤为重要。除此之外,单一系统控制的自动配料系统不可控因素较多,当某一环节出现问题时,不能及时处理好将会降低生产量,影响产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系统控制的全自动配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系统控制的全自动配料装置,包括玻璃生产线,所述玻璃生产线包括:配料系统,设置在航吊上,用于对生产过程所需要的石英砂、方解石、纯碱和小料进行配料;底部传送系统,设置在所述配料系统输出端,用于对配比结束后的石英砂、方解石、纯碱和小料传送到混料系统中;混料系统,设置在所述底部传送系统输出端,用于对底部传送系统中传送的原料和碎玻璃进行混合;储料仓,设置在所述混料系统输出端,用于对混料后的成品进行存储;所述玻璃生产线输出端通过双向传送结构设置有玻璃生产系统。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双向传送结构包括双向传送带,所述储料仓包括储料仓一和储料仓二,所述储料仓一和储料仓二设置在所述玻璃生产线的输出端,用于对混料后的原料进行分别存储,所述储料仓一和储料仓二之间设置有双向传送带,用于对储料仓一和储料仓二内部的原料进行平衡。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玻璃生产系统包括窑炉二、融化池二、皮带秤二、皮带秤一、融化池一和窑炉一,所述储料仓二输出端设置在所述融化池二的输入端,所述融化池二的输出端设置有窑炉二,所述储料仓一输出端设置有融化池一,所述融化池一输出端设置有窑炉一,所述储料仓一和玻璃生产线之间的传送带上设置有皮带秤一,所述储料仓二和玻璃生产线之间的传送带上设置有皮带秤二。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配料系统包括航吊、石英砂放置罐、控制阀门、方解石放置罐、纯碱放置罐和小料放置罐,所述航吊设置在固定处,所述航吊输出端设置有石英砂放置罐、方解石放置罐、纯碱放置罐和小料放置罐,所述石英砂放置罐、方解石放置罐、纯碱放置罐和小料放置罐输出端设置有控制阀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部传送系统包括计重称、底部传送带和传送皮带秤,所述配料系统输出端通过顶部震动给料机设置有计重称,所述计重称输出端设置有底部震动给料机,所述底部震动给料机输出端设置有底部传送带,且所述底部传送带上设置有传送皮带秤,所述底部传送带输出端设置有混料系统。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混料系统包括混料机、碎玻璃仓和中间传送带,所述底部传送系统输出端设置在所述混料机输入端上,所述混料机侧边设置有碎玻璃仓且所述碎玻璃仓输出端设置在所述混料机输入端上,所述混料机输出端通过下料震动给料机设置有中间传送带,所述中间传送带输出端设置有储料仓。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配料系统和所述混料系统输入端设置有除尘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凤阳淮河玻璃有限公司;安徽科技学院,未经安徽凤阳淮河玻璃有限公司;安徽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208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