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中药棒棒冰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320043.2 | 申请日: | 2022-03-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676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 发明(设计)人: | 廖荣荣;周瑾;陈连凤;陈晶晶;张志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K9/06 | 分类号: | A61K9/06;A61K36/534;A61K36/704;A61K47/46;A61P1/02;A61P29/00;A61P31/02;A61P31/04;A61K35/644;A61K35/618;A61K31/045 |
| 代理公司: | 广州松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1030 | 代理人: | 钟秀萍 |
| 地址: | 51022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放射性 口腔 黏膜 中药 棒冰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中药食品,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中药棒棒冰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中药棒棒冰,包括以下组分:绿豆20‑30g、冰片5‑15g、山豆根15‑25g、甘草10‑20g、珍珠粉8‑15g、薄荷15‑25g、青黛15‑22g、西瓜皮45‑55g和蜂蜜50‑100g。所述中药棒棒冰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按配方量,将绿豆、冰片、山豆根、甘草、珍珠粉、薄荷混合并研磨成粉;用水熬煮成中药汤剂;将西瓜皮和青黛研磨成粉后加入到中药汤剂中继续熬煮10~20min,过滤后得液体;加入蜂蜜,混合均匀后冷冻成中药棒棒冰。本发明的中药棒棒冰可降低口腔内温度的同时可以降低神经末梢痛觉敏感性的作用,减轻溃疡疼痛,抑制口腔内细菌生长和繁殖,降低放疗期间口腔黏膜炎的发生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食品及其制备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中药棒棒冰。本发明还涉及该中药棒棒冰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头颈部肿瘤是世界范围内第六大常见癌症,5年生存率仅为40%~50%。放疗是目前头颈部肿瘤首选治疗方案。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是头颈部肿瘤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后最常且最早出现的不良反应之一,放疗初期即可发生,发生率高达100%。本病好发于唇、舌、腭、前庭沟、齿龈等处。除了口干、口腔溃疡糜烂、疼痛和局部黏膜充血水肿外,放射性口腔黏膜炎还影响患者进食,使其对治疗产生恐惧心理,被迫中断放疗,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素问·气交变大论》曰:“岁金不及,炎火上行……民病口疮,甚则心痛”,指出口疮以火热为邪。现代中医学者根据中医基础理论,采取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认为恶性肿瘤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属于“虚火喉痹”范畴,放射线为外源性热毒之邪,随着放射剂量逐渐增加,热毒蕴结伤阴灼津,直接灼伤口腔黏膜,形成口腔黏膜溃疡、疼痛。
目前,尚未发现一种可明显减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症的干预措施。临床多使用镇痛、抗感染、促进黏膜修复等支持治疗,患者症状极易复发,长期疗效不佳。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中药棒棒冰,该中药棒棒冰可降低口腔内温度的同时可以降低神经末梢痛觉敏感性的作用,减轻溃疡疼痛,抑制口腔内细菌生长和繁殖,降低放疗期间口腔黏膜炎的发生风险。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中药棒棒冰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更有利于保留原料中的药物成分,制备的棒棒冰疗效更好。
本发明第一个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中药棒棒冰,包括以下组分:绿豆20-30g、冰片5-15g、山豆根15-25g、甘草10-20g、珍珠粉8-15g、薄荷15-25g、青黛15-22g、西瓜皮45-55g和蜂蜜50-100g。
进一步地,所述的中药棒棒冰包括以下组分:绿豆20-25g、冰片5-10g、山豆根20-25g、甘草10-15g、珍珠粉10-15g、薄荷20-25g、青黛15-20g、西瓜皮45-50g和蜂蜜50-80g。
进一步地,所述的中药棒棒冰包括以下组分:绿豆25g、冰片8g、山豆根25g、甘草12g、珍珠粉10g、薄荷20g、青黛18g、西瓜皮45g和蜂蜜80g。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棒棒冰包括下述步骤:
(1)按配方量,将绿豆、冰片、山豆根、甘草、珍珠粉、薄荷混合并研磨成粉;
(2)将步骤(1)中研磨的粉用水熬煮成中药汤剂;
(3)按配方量,将西瓜皮和青黛研磨成粉后加入到中药汤剂中继续熬煮10~20min,过滤后得液体;
(4)在步骤(3)得到的液体中加入蜂蜜,混合均匀后冷冻成中药棒棒冰。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熬煮的时间为2~2.5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未经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200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