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系统网络共享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19834.3 | 申请日: | 202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66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冯质干;王晓林;吕士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7/141 | 分类号: | H04L67/141;H04L9/40;H04L45/58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系统 网络 共享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双系统网络共享的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如何让双系统终端设备中两个系统共享网络通信模块的网络通信能力的问题。该方法通过接收第一子系统和第二子系统中任一子系统针对目标网络发送的网络请求;基于网络请求向目标网络发送连接请求;接收目标网络发送的网络应答;基于网络应答,建立用于主系统的主系统网络信息,并建立用于第一子系统的第一虚拟网络信息和用于第二子系统的第二虚拟网络信息。由此通过第一子系统和第二子系统对应的虚拟网络信息与主系统进行通信,使得两个系统可以同时使用同一个网络建立数据网络,也可以使用不同的网络建立不同的数据网络。既满足了双系统网络能力的共享,又保证了双系统网络数据的隔离。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系统网络共享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设备的日渐普及,许多行业市场对终端设备的安全和管控有很高的要求,要同时兼顾信息安全与使用便利,生活工作两不误。双系统终端设备成为解决该行业需求的主要解决方案。
终端设备只有一个通信模块,因此相关技术中,双系统终端设备只允许前台系统使用网络通信,后台系统无法使用网络通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使得双系统终端设备依赖通信接入网络多PDN(Packet Data Network,分组数据网络)支持的特性,每个系统使用单独的PDN连接,使得两个系统使用不同的PDN连接时,前后台系统可同时使用网络通信;当接入网络不支持多PDN的情况下,仅支持其中一个系统使用网络通信,前后台系统不可同时使用网络通信。因此,在保证双系统数据隔离的前提下,如何让双系统终端设备中两个系统共享网络通信模块的网络通信能力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系统网络共享的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如何让双系统终端设备中两个系统共享网络通信模块的网络通信能力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双系统网络共享的方法,所述双系统包括第一子系统和第二子系统,所述第一子系统和所述第二子系统运行在主系统中,所述方法应用于所述主系统,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子系统和所述第二子系统中任一子系统针对目标网络发送的网络请求;
基于所述网络请求向所述目标网络发送连接请求;
接收所述目标网络针对所述连接请求发送的网络应答;
基于所述网络应答,建立用于所述主系统的主系统网络信息,并建立用于所述第一子系统的第一虚拟网络信息和用于所述第二子系统的第二虚拟网络信息;所述主系统网络信息包括针对所述目标网络的通信网口以及主系统路由策略,所述第一虚拟网络信息包括针对所述目标网络的第一虚拟网口和第一路由策略,所述第二虚拟网络信息包括针对所述目标网络的第二虚拟网口和第二路由策略;所述第一路由策略用于将针对所述目标网络的通信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一虚拟网口、所述第二路由策略用于将针对所述目标网络的通信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虚拟网口、所述主系统路由策略包括第一网络对路由和第二网络对路由,所述第一网络对路由用于将从所述第一虚拟网口接收的通信数据交由所述通信网口处理,所述第二网络对路由用于将从所述第二虚拟网口接收的通信数据交由所述通信网口处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建立用于所述第一子系统的第一虚拟网络信息和用于所述第二子系统的第二虚拟网络信息,包括:
在开机流程中,预先注册对第一事件的监听器;所述第一事件用于指示所述主系统的主系统网络信息已经建立完成;
若基于所述监听器监听到底层驱动上报的所述第一事件,则执行所述基于所述网络应答,建立用于所述主系统的主系统网络信息的步骤。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网络应答,获取所述网络应答的系统标识;
若所述网络应答的系统标识包括所述第一子系统的系统标识,则将所述网络应答发送给所述第一子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198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