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作业的土壤治理浆液注入装置和土壤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19821.6 | 申请日: | 202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331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发明(设计)人: | 余闯;魏明俐;孔祥威;王小芳;吴则祥;叶昌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温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B09C1/02;B09C1/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苏子南 |
地址: | 32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作业 土壤 治理 浆液 注入 装置 处理 方法 | ||
1.一种连续作业的土壤治理浆液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在注入车两侧壁上的轨道和可在轨道上移动的若干注入装置,所述轨道包括上轨和下轨,所述注入装置可在上轨和下轨间转移,处于上轨的注入装置可从处于下轨的注入装置上方越过,以这样的方式使得远离注入车行进方向一端的注入装置移动至车辆行进方向一端进行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作业的土壤治理浆液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入装置包括上支架、下支架和穿过下支架的注入管,注入管的上端与上支架连接,所述上支架和下支架可升降连接,所述上支架上设有与上轨配合的可在驱动装置下驱动的滑轮,所述下支架上设有与下轨配合的滑轮,所述上轨活动连接在侧壁上使得上轨具有可与驱动轮配合的展开位置和将上轨收回使得注入装置纵向移动通过的收回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续作业的土壤治理浆液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和下支架通过液压装置连接,所述注入装置包括上支架与上轨配合、下支架缩回上支架下方的收束状态,和下支架与下轨配合、上支架缩回下支架上方的工作状态,所述注入装置处于收束状态时可在驱动轮驱动下从相邻处于工作状态的注入装置上方沿注入车的行进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连续作业的土壤治理浆液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轨通过活动轴与侧壁连接,所述上轨的下端与液压装置活动连接,所述液压装置活动连接在侧壁,当所述上轨与侧壁平行时处于所述展开位置,当所述液压装置回缩使得上轨处于注入装置纵向移动的轨迹外时处于收回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续作业的土壤治理浆液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的横截面呈两侧高中间低的凹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连续作业的土壤治理浆液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的底板上设有液压装置,液压装置与连接板连接,注入管的上端与连接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连续作业的土壤治理浆液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架包括支腿,所述支腿上设有液压装置,所述注入车还包括液箱和增压装置,所述液箱、增压装置通过管道与注入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连续作业的土壤治理浆液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梁,所述注入车的顶壁上设有与限位梁连接的液压装置,当上支架和下支架间的液压装置回缩将注入管压入土壤中时所述限位梁用于与上支架配合限制下支架向上移动。
9.一种包括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续作业的土壤治理浆液注入装置的土壤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注入车停下或以缓慢恒定的速度向前行驶,控制处于收束状态的注入装置运行至车厢的内侧,启动上支架和下支架的液压装置伸长使得下支架的滑轮与下轨接触后;
(2)所述限位梁下降与上支架接触,启动下支架支腿上的液压装置,使得下支架支腿进入土壤中;
(3)控制上支架和下支架间的液压装置回缩,所述限位梁与所述上支架同步移动,使得注入管进入土壤中,同时,注入车以一定速度缓慢向前行驶,注入装置相对地面在水平方向上静止,通过注入管向污染土壤的预定位置注入土壤修复液;
(4)结束注入工作后的注入装置,控制上支架和下支架间的液压装置伸长,使得上支架的滑轮升至上轨位置,上轨在液压装置作用下进入展开位置,控制上支架和下支架间的液压装置回缩,使其进入收束状态。
(5)进入收束状态的注入装置从工作状态的注入装置上方越过,并重复步骤(1)到(4)使得注入车连续进行注入工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土壤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 还包括控制上支架底板上的液压装置使得连接板和注入管上端与底板靠近,所述步骤(4)还包括控制支架底板上的液压装置使得连接板和注入管上端与底板远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温州大学,未经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温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1982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