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畸变全高清投影镜头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18279.2 | 申请日: | 202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607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聂晓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盛相工业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G02B13/16;G02B13/22;G02B1/00;G03B21/14;G03B21/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金杭 |
地址: |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畸变 全高清 投影 镜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畸变全高清投影镜头,至少包括:第一会聚镜组,具有正光焦度,包括若干个同轴设置的球面透镜,其焦距为f01;光阑;第二会聚镜组,具有正光焦度,包括若干个同轴设置的球面透镜,其焦距为f02;显示芯片;第一会聚镜组、光阑、第二会聚镜组和显示芯片自投影侧至成像侧依次布设,且投影镜头的总长度小于30mm,最大口径小于14mm,后截距大于14.5mm;f01和f02的差值小于1。本发明成像效果好,分辨率高,畸变小,且镜头总长TTL30mm,镜片最大口径14mm,后截距BFL14.5mm;成本低廉,热稳定性高,容易加工且装配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电产业领域和机器视觉的工业检测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低畸变全高清投影镜头。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高速发展,投影显示技术不断进步,投影设备也逐渐应用到家庭、商务、教育和工业检测领域。主要以LCOS技术和DLP技术应用较为广泛,而DLP技术凭借其高清晰的画面、高亮度的图像、丰富的色彩及高对比度的显示已逐渐成为主流投影设备之一。
DLP技术主要是芯片上有均匀分布的微小反射镜,这些微小反射镜可以按一定的角度旋转,从而将照明系统的光路反射进投影镜头中。DLP技术中的照明系统分为远心结构和非远心结构,照明系统入射至DMD面的入射角度必须和DMD的旋转角度相匹配,并采用远心光路结构使投影画面的均匀性提高,成像光束和照明光束一般通过TIR棱镜或RTIR棱镜来进行分离,并使整个系统的结构更为紧凑。
在投影镜头设计过程中,像差平衡、F数选择、畸变都是较难设计的因素,且由于照明光束的限制使得投影镜头的F数较大,从而使得投影镜头很难做小,且为了使投影镜头与RTIR棱镜匹配时,需要保留较长的后工作距离,使得投影镜头的设计难度增加,因此很难设计出成像质量高,镜头结构紧凑,畸变小且体积又小的投影镜头。
在现有一些公开的投影镜头技术中,一般都是通过采用非球面技术来提升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这样可以降低光学系统的设计难度,简化系统结构,但是非球面技术的加工成本高,并且装配困难,会增加成本和降低生产的效率,例如,在专利CN103246047中,采用一个弯月形单面偶次非球面,增加了加工及装配难度;其次,还可以在系统中增加透镜的个数来满足成像质量的要求,但是镜片数量越多,成本越高,像差平衡越难,且镜片越多,镜头长度就会越长,无法做到小型化,不利于集成。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体积小,成像质量高,加工成本降低,畸变小的低畸变全高清投影镜头。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畸变全高清投影镜头,至少包括:
第一会聚镜组,具有正光焦度,包括若干个同轴设置的球面透镜,其焦距为f01;
光阑;
第二会聚镜组,具有正光焦度,包括若干个同轴设置的球面透镜,其焦距为f02;
显示芯片;
所述第一会聚镜组、光阑、第二会聚镜组和显示芯片自投影侧至成像侧依次布设,且投影镜头的总长度小于30mm,最大口径小于14mm,后截距大于14.5mm;
所述f01和f02的差值小于1。
本发明中第一会聚镜组和第二会聚镜组的焦距差值小,第一会聚镜组和第二会聚镜组承担的像差均衡,结构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会聚镜组焦距15mmf0116mm,所述第二会聚镜组焦距15mmf0216mm,且1f01/f021.1。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会聚镜组包括四片透镜,其从投影侧至成像侧依次为,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双凸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双凹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双凹透镜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双凸透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盛相工业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盛相工业检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182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