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树型拓扑的直放站软件自动升级方法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17929.1 | 申请日: | 202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223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蔡洋;何玉军;吴春华;吕海斌;唐超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典格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1/082 | 分类号: | H04L41/082;H04B7/155;G06F8/61;G06F8/65;G06F8/71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张宇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树 拓扑 直放站 软件 自动 升级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树型拓扑的直放站软件自动升级方法与装置,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对近端接入单元进行升级,把软件版本写入闪存Flash,升级完成会重启;近端接入单元在启动时,会从闪存Flash中把软件版本读出来放入内存中;与该近端接入单元连接的扩展单元和远端单元通过与该近端接入单元之间软件版本信息交互来触发软件自动升级流程;本发明只需对近端接入单元进行软件升级,或者使用已经完成软件升级的近端接入单元替换原组网中的近端接入单元,就可触发扩展单元和远端单元自动升级,可简易且高效的解决组网中直放站设备过多时软件升级繁琐的问题,降低了因多设备软件升级带来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树型拓扑的直放站软件自动升级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直放站是基站与移动站之间的双向中继通信设备,在通信系统中用于接收与转发信号。
随着通信技术的日益发展和建筑的变化,原有的单个近端设备直接连接远端设备的方式,已经很难满足当前的需求。所以由原先的近端机直接连接修改为近端接入单元下联扩展单元,再由扩展单元下联远端单元或者继续下联扩展单元来满足信号覆盖深度和广度的要求。
现今大多数直放站都是通过树形网络结构来满足覆盖深度和广度,对大数量的设备单元的软件进行升级就十分繁琐。目前,当需要对直放站的软件升级,相关的运维人员就需要前往每一台直放站的部署位置。如果所有直放站设备都需要人工通过以太网方式对直放站的软件升级,不仅仅效率比较低且耗费人力与时间,还有可能出现无网口或网口不外开放的情况导致无法升级,升级方法无法做到便捷化。
扩展单元与远端单元可能会放置在复杂的环境中,不方便直接接触,所以多数情况下需要先升级接入单元,再由接入单元来升级下联的扩展单元和远端单元。因此需要一种相对高效稳定且便捷的方案来满足这种树形网络结构的设备升级。为解决此问题,现存有一种方案:
在组网中添加升级开关,通过检测升级开关的状态变化来控制升级流程。接入单元的升级开关打开时,会自动检测是否存在下联单元,并向所有下联单元下发升级请求,下联单元的升级开关打开时才可触发升级流程。
此方案虽然可以解决升级繁琐的问题,但在组网中添加了开关功能,需要操作人员手动打开开关才可触发升级流程。若组网中的某台设备升级开关未打开则会导致无法升级。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描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树型拓扑的直放站软件自动升级方法与装置,有效提高了设备软件升级的稳定性与便捷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树型拓扑的直放站软件自动升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近端接入单元进行升级,把软件版本和软件升级内容烧写到闪存Flash中,升级完成后重启;
步骤2:近端接入单元在初始化上电启动时,从闪存Flash中把软件版本信息读出来放入内存中;
步骤3:与近端接入单元连接的扩展单元和远端单元通过与近端接入单元之间软件版本的信息交互来触发软件自动升级流程,等升级完成后向近端接入单元发送软件升级成功消息;
进一步的,所述近端接入单元AU可下联扩展单元EU或远端单元RU,并管理下联设备的升级。扩展单元EU可下联扩展单元EU或远端单元RU,对下联设备进行升级管理。组网中存在三种网络结构:链型,星型,环型。
进一步的,近端接入单元与扩展单元或远端单元之间的数据传输过程是通过文件传输协议(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方式实现的。当扩展单元或远端单元接收到近端接入单元发送的升级请求消息后,与近端接入单元建立FTP连接,将被升级的软件包从近端接入单元下载到扩展单元或远端单元。之后通过升级接口将软件包升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典格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典格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179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