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原高寒装备便携式保温升温协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16999.5 | 申请日: | 202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360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张艳彬;王向东;田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曾益聚能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9/02 | 分类号: | F16L59/02;F24H9/1881 |
代理公司: | 山西科汇联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26 | 代理人: | 胡新瑞 |
地址: | 045000 山西省阳泉市城区阳***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原 高寒 装备 便携式 保温 升温 协同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原高寒装备便携式保温升温协同方法,这种方法保温效果好,可蓄能发热,便于展收,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原高寒装备便携式保温升温协同方法,包括保温罩和升温系统,所述保温罩为仿装备外形的柔性保温材质,使得所述保温罩能便捷的覆盖在装备上或从装备上取走,所述升温系统置于保温罩内部,使被保温罩覆盖包裹的装备能利用升温系统升温,进一步提高保温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原高寒装备保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原高寒装备便携式保温升温协同方法。
背景技术
在高海拔、高寒地域,冬季温度往往是-20℃以下的严寒环境,在不少地域甚至达到-40℃,极端恶劣的环境给重型装备的快速反应和维护保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高原重型装备在高原高寒环境中的保温保障存在以下问题:
1.装备启动困难。装备在高原高寒地带,由于缺氧、极端寒冷等原因带来润滑油和柴油的粘度增大,油路系统和润滑系统不畅,阻力大,进一步带来启动困难;同时整车系统在极端寒冷环境中,部件间的配合与各个系统间匹配与一般环境差异大,整个装备的系统性能下降,装备启动难。尽管高原重型装备的柴油可满足-50℃启动需要,仍需要反复预热,大大降低了装备的快速反应能力。
2.装备故障率高,零部件损耗大。极端的寒冷恶劣气候和未有妥善保温带来装备的组件匹配不佳,零部件损耗大,维修不便,装备故障率高,高原高寒重型装备的故障率大大高于一般地域装备的故障率。
3.蓄电池性能差。蓄电池的最佳工作温度在20℃~40℃范围,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蓄电池的输出能力也相应地下降,蓄电池输出能力在-30℃时,只有额定输出的34%左右,蓄电池低温性能低,保温不佳也是重型装备不能快速启动的原因之一。
因此,尽管重型装备的柴油可满足-50℃启动需要,但由于极端寒冷环境的影响带来装备整体性能下降,组件和系统不畅,存在装备启动难、故障率高等不足,现有的保温措施存在人力消耗大、能耗大、安全性低和便携性差等不足。
发明内容
(一)发明目的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高原高寒装备便携式保温升温协同方法,这种方法保温效果好,可蓄能发热,便于展收。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原高寒装备便携式保温升温协同方法,包括保温罩和升温系统,所述保温罩为仿装备外形的柔性保温材质,使得所述保温罩能便捷的覆盖在装备上或从装备上取走,所述升温系统置于保温罩内部,使被保温罩覆盖包裹的装备能利用升温系统升温,进一步提高保温效果。
所述保温罩为多块保温卷材,相邻的所述保温卷材之间或缝合,或粘接在一起,且在装备的局部设置人字连接口,便于保温罩套装和拆卸,人字连接口处能通过拉链或魔术贴连接在一起。
所述保温罩包括上保温罩和下保温罩,所述下保温罩能展开成毯,装备能匹配的移动到展开的下保温罩上,待装备移动到位后,将下保温罩的四个边翻起并与套装于装备上侧的上保温罩下沿活动粘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封闭的保温空间。
所述升温系统为柴油暖风机,通过将柴油暖风机产生的热风利用管道布置在装备外侧,提升装备的采暖效果。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原高寒装备便携式保温升温协同方法中保温发热罩保温卷材,外层主料具有PU防水、抗紫外线涂层;内里为涤纶牛津布;中间夹层设有环保功能性高分子材料与基材复合而成的隔热保温层,保温性能领先;
保温发热罩总重量不大于100kg,燃油辐射升温装置总重量不大于80kg。能够保证装备在-41℃环境中,保温罩内温度不低于-10℃,关键部位的温度不低于-5℃,保温效果好,可蓄能发热,便于展收,为高原重型装备野战化保障和快速反应提供保温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曾益聚能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西曾益聚能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169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