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喷砂打磨一体化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313447.9 | 申请日: | 2022-03-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70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合;薛红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秦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5/35 | 分类号: | B24B5/35;B24B5/37;B24B41/04;B24B47/20;B24B47/22;B24C3/00;B24C5/02;B24C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神州信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14 | 代理人: | 朱俊杰 |
| 地址: | 471822 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洛***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喷砂 打磨 一体化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喷砂打磨一体化装置,该一体化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且打磨效率低,并且对工人的技术要求较高,容易造成铜辊表面不平整,并且在每次打磨时需要将打磨装置移动至真空炉前面,在打磨后再移走打磨装置,因此需要频繁的移动打磨装置,操作不方便的技术问题。该一体化装置包括真空速凝炉侧壁,所述真空速凝炉侧壁右端安装有自动打磨喷砂装置,所述真空速凝炉侧壁右端靠下一侧安装有真空速凝炉水冷辊。该一体化装置整体安装在真空炉内,不需要来回频繁的移动,通过水平移动组件带动背板伸缩,从而将打磨轮从箱体内移出,从而可以对铜辊进行打磨,还可以对铜辊表面进行喷砂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打磨及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喷砂打磨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的,真空速凝炉是目前生产钕铁硼永磁材料的主要设备。它采用了先进的速凝甩带工艺,在真空环境下,先把钕铁硼原材料在坩埚中化成合金液,然后通过倾炉使合金液从坩埚炉嘴流出,浇铸过程中合金液通过中间包密切接触在转速一定的水冷铜辊上,水冷铜辊把合金液带出并快速冷却成合金薄片。在整个一炉的浇铸过程中,约1450度高温合金熔液与水冷铜辊密切接触,会产生相对运动,使水冷铜辊表面产生划痕和烧蚀现象,使铜辊表面不平整,且铜辊的表面上还会附着一层黑色的氧化物,这些因素都会影响铜辊的冷却效果。如果不处理掉,会严重影响下一炉浇铸时合金薄片的产品性能及外观。因此在每一炉生产完成后,都要先对铜辊表面进行全面的清理打磨。
目前,铜辊清理打磨大多采用人工打磨或人工喷砂的两种方式。即在铜辊转动情况下,操作工手拿着砂纸或喷砂机的枪头缓慢地在铜辊表面来回移动,直至整个表面被安全打磨或全部喷砂,并露出铜辊的原有铜色。此种方式打磨或喷砂存在缺点是:打磨和喷砂过程都需要操作人员全程参与,且在真空速凝炉内工作,操作人员工作效率低且劳动强度很大,因为铜辊在不停旋转,操作工人有很大操作危险性;由于操作工人必须离铜辊很近才能打磨或喷砂,使得打磨下来的粉尘和铜沫很容易被工人吸入肺内,对工人造成看不见的伤害。受操作人员手法、力度等人为因素影响,多次打磨或喷砂后铜辊会出现凸凹不平,铜辊跳动度加大,使得在真空速凝炉熔炼浇注时中间包和铜辊接触密封处漏钢;长时间打磨或喷砂后,使得铜辊中间低,两头高,铜辊冷却能力不一致,影响合金薄片质量。
因此,针对上述真空速凝炉使用每一炉前都需要清理打磨铜辊的问题,亟需要一种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装置来代替人工,并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及操作危险性。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喷砂打磨一体化装置,该一体化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且打磨效率低,并且对工人的技术要求较高,容易造成铜辊表面不平整,并且在每次打磨时需要将打磨装置移动至真空炉前面,在打磨后再移走打磨装置,因此需要频繁的移动打磨装置,操作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全自动喷砂打磨一体化装置,该一体化装置包括真空速凝炉侧壁,其中,所述真空速凝炉侧壁右端安装有自动打磨喷砂装置,所述真空速凝炉侧壁右端靠下一侧安装有真空速凝炉水冷辊,所述自动打磨喷砂装置包括外机箱、控制模块、出箱模块与打磨喷砂运动组件,所述外机箱内侧靠左一端安装有控制模块,所述外机箱内侧后端安装有出箱模块,所述出箱模块右端活动连接有打磨喷砂运动组件,所述外机箱后端活动连接有隔热屏,所述外机箱前端外置有外部电源箱,所述外机箱前端外置有进电进气法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秦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洛阳秦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134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